1935年5月16日,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发表。84个字,37小节,46秒,这是令每个中国人热血沸腾的旋律。历经烽火年月,传唱大江南北,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永驻人们心底的奋进之声。你上次唱国歌是什么时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全称是《义勇军进行曲》,它是在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创作而成的。此时东北军主力已经撤入关内,留在东北的零星军队联合东北各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影响下,违抗国民党南京政府“不抵抗”命令,组成东北工农义勇军、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等各种名目的抗日义勇军。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14日晚发布新闻公报称,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4日晚出席活动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这事件特区政府不能接受,亦表示抗议和强烈不满。他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国国歌只有一首,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2月,导演许幸之接手《风云儿女》的拍摄,不久后,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当时,聂耳正准备去日本避难,得知电影《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要求为歌曲谱曲,并承诺到日本以后,尽快寄回歌稿 。
来源:【云南日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义勇军进行曲》是“誓与国家共存亡”的冲锋号;和平年代,它是“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进行曲;在奥运会夺冠等国际场合,国歌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声。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歌声是时代的号角,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征程中,有许多经典歌曲在人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在抗战烽火中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等,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火炬。这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抗战歌曲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义勇军进行曲》。
进行曲的定义及特点 1.进行曲是一种带有行进节奏的歌曲或乐曲。其节奏清晰、结构方整。既可用于雄壮有力的旋律,也可用于欢快跳跃的曲调。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2.进行曲根据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军队进行曲”。
他,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在诞生之初便被广为传唱。他,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在二战即将结束之际,被选入反法西斯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并在联合国成立时,作为代表中国的歌曲演奏。
国歌是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这首在抗战硝烟中诞生的战歌,不仅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浴血奋战,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在海外唱响、在世界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