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家家里烧开水的水壶里的水垢明显少了。”12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有关情况。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在发布会上介绍,南水北调工程水质长期持续稳定达标。
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向好。深秋的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蓝绿色的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2014年正式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水质总体优良,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随着生态保护力度越来越强,每年符合Ⅰ类水质的天数和指标个数持续保持在高位。
来源:【西安日报】6月13日,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省水源区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陕西以汉江、丹江为重点进行保护,汉江、丹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十年来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流域内7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Ⅰ类,江水丰盈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记者刘诗平)记者30日从水利部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了解到,水利部近日联合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举行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丹江口水库库区及其上游流域和中线总干渠联动水质安全保障应急演练。
今天(6月6日)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陕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面积达99.3%,全省林地、草地、湿地面积占调查面积的71.3%,黄河流域主要支流年均入黄泥沙量较上个十年减少三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
中新网西安6月13日电 (记者 张一辰)“陕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受水地民众所用的每10杯水中,就有7杯来自陕西。近年来,我们从源头守护好水源地,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张清香13日表示。
西部决策网讯 (记者张静)6月13日上午,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汉江、丹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十年来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流域内7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Ⅰ类,江水丰盈,水流澄澈。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图表,北京,2024年11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介绍,近年丹江口水库Ⅰ类水质天数均在200天以上。其中,2021年252天,2022年206天,2023年335天;2024年截至11月1日,Ⅰ类水质已有228天。
中新网12月1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有关情况。在过去十年中是如何加强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质安全的?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爱国在会上做出回应。
新华社武汉11月2日电(记者李思远、田中全)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向好。深秋的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蓝绿色的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2014年正式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水质总体优良,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
在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教育基地,全体党员实地参观了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移民丰碑和移民纪念碑,深入了解了丹江50年搬迁史,深刻感受到16.5万淅川儿女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而惜别故土、远赴他乡,用深明大义奠定了南水北调千秋大业的牢固基石,用无私奉献书写了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
极目新闻记者 庞正视频剪辑 庞正通讯员 金海洋 靖争11月13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600亿立方米。该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全线通水,京津冀豫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亿人。护中线调水源头,保清水永续北上。
图为商洛市两河口生态岛水生态修复示范项目。 受访单位供图眼下,虽是冬天,但商洛市区的丹江河畔并不冷清。清晨,商州群众运动公园内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傍晚,望江楼下,唱秦腔和跳舞的群众聚集在一起,更是热闹。“丹江两岸建得越来越好了,公园的设施和绿化也做得不错。晚上来散散步,很舒服。
要闻热点丹江口库区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为南水北调提供坚实保障据水利部召开的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工作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上消息:丹江口库区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了坚实的水质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