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到北大清华,人们都会认为它们是孕育无数英才的高等学府,会想到一个个挥斥方遒、雄姿英发的天之骄子。这类学府出来的学生往往出类拔萃,是就业市场竞相争抢的“香饽饽”,必将有大好前程。然而有这样一位学生,他是北大学子,还是个哲学硕士,但他却无视未来的大好前途,反而去做了一个和尚。
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大概是人世间最高的追求了吧,人生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追求才美好。但是追求美好的路上怎会一帆风顺,通往美好彼岸的路上定是布满了荆棘,被荆棘打败是大多数人的结局。难道真的是被这些“荆棘”打败了吗?实则非也,正如那句看似凡尔赛之言:打败自己的只有自己。
文|赵晓璃01一个夏日的午后,来访者陈宁(化名)坐在咨询室里,尽管咨询室里开了空调,但不知为何,她的汗水依然止不住地往外冒,好像她那迷茫而焦灼的心情。翻阅陈宁的资料,我不禁感慨万千。陈宁,26岁,毕业于国内某大学的政治学类专业,研究生学历。
作者 陌篱书签署遗体志愿书现场 图片来源于百度29岁的张迪,向父母提出捐献自己全部器官的请求。父母怔住了,特别是母亲,当时就哭了起来。张迪向父母解释,他想在离开后做点有意义的事,最终父母答应了。让人没想到的是,张迪父子俩同时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
在你正为了梦想而努力、前程一片光明的时候,突然被人告知,生命已经提前进入了倒计时,你会作何感想?是会崩溃痛哭,还是会调整心态、治病延长生命?在湖南省宁乡市,有一个名叫易跃的姑娘,就遇见了如此残酷的现实。在易跃原本对人生的规划当中,她始终梦想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硕士毕业后不想读博是因为现在心理学主流是认知神经心理学,不感兴趣,如果一定要这样研究心理学,为什么我不回归理工科?始终萦绕心间的无力感,某注册工程师的基础科目考过了,专业科目备考中,很多人说我不该学心理学,如果继续本科专业就不会现在这样了,我该怎么办?
出生于湖南常德鼎城区的张某,1984年,毕业于鼎城一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湖南医科大学,1989年毕业时被分配到天津一所医院,成为一名血液科医生。3年后,张考上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又继续攻读博士,最后一学期时,由于身体出现不适,无奈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