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宝妈们本想着孩子出生,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可殊不知,没过几天,才是新挑战的开始,特别是孩子出现黄疸,小脸慢慢变黄,逐渐变成一个“小黄人”,不免让很多新手爸妈都手足无措,为此焦虑不已。
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宝贝忽然变成了“小黄人”,真是急坏了很多新手奶爸奶妈。别急!今天怀化市中医医院新生儿科就带大家一起了解“新生儿黄疸”背后的奥秘。什么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也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民间有“十娃九黄”的说法。
新生儿发生黄疸主要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尽管都表现为黄疸,但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一、生理性黄疸有以下这些特点:来的晚,去的早!1、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2、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大众网记者 马雅丽 青岛报道黄疸大约发生于85%的新生儿,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生理性黄疸占大约90%的比例,病理性黄疸仅占不到10%的比例。平度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姜瑞英带大家一起学习新生儿黄疸的小常识。什么是生理性黄疸呢?
导语:新生儿的黄疸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几乎90%的新生儿都会发生黄疸,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都会出现黄疸。怀胎十月,宝宝生下来就是家人手心里的宝,看着宝宝生病和可能存在的危险,家人们肯定心里焦急的很。
大众网记者 段正浩 通讯员 陈艳 济宁报道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主管护师陈艳提醒: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贫血中的胆红素水平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一种现象。生后大多数的宝宝都会出现黄疸,一般2至3天出现黄疸,4至5天有一个高峰期,一个星期左右逐渐褪去。
新生儿黄疸十问解答1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很多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到一周,会出现皮肤发黄,临床上称为新生儿黄疸。其主要原因是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产生过多,超过新生儿机体的代谢能力,引起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肤、巩膜及其他脏器出现黄染,是临床上新生儿科遇到的最常见问题之一。
出生后,新生儿建立自己的呼吸系统,体内的低氧环境得到改变,对红细胞的需求减少,于是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分解产生胆红素,但是这时新生儿的肝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酶系统发育不成熟,不能把过多的胆红素处理后排出体外,使得血液中的胆红素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