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铁路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它将东西海岸连接起来,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然而,这条铁路的建设过程却是一段充满苦难和不公的历史,其中最不可忽视的是参与修筑铁路的约1.5万名华人劳工的贡献和牺牲。
中新社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金旭 门睿)美国太平洋铁路被称为“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其背后是逾万名铁路华工开山凿路、填壑建基的血汗史。时值太平洋铁路建成155周年,美国华侨华人在接受中新社记者连线采访时表示,修筑这条铁路的华工贡献值得铭记。
中美建交迎来45周年之际,当地时间5月10日,“金钉节”庆祝活动在美国犹他州金钉国家历史公园举行,纪念首条横贯美国东西部的铁路——太平洋铁路建成155周年。“很多华人参加了今天的活动,还有当地12岁到14岁左右的中学生表演醒狮。
这条铁路成就了现代美国,也凝结着数以万计华工的汗水、智慧与生命。19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进行开发,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开始建造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为满足其劳动力需要,美国与清政府签订《蒲安臣条约》招揽华工,大批华人由此进入美国,成为美国西部开发的重要生力军。
近日,长篇侨乡题材小说《远道苍苍》入选2023年茅盾文学奖候选名单。广东台山籍华裔作家刘怀宇以新宁铁路的建设为背景,讲述了华侨陈宜禧的传奇人生,让海内外台山人通过文学作品对家乡历史加深了解。在台山,“十步一侨物,百里一侨墟”。一座座侨墟,是华侨先辈家国情怀的历史见证。
12月18日是国际移民日。中国人的国际迁移古已有之,不同时代,移民目的大不相同。不变的是,在移民流动过程中,交流交往始终是连接不同文化、促进相互理解的桥梁。“华人老家”山西洪洞大槐树举办甲辰年寒衣节祭祖大典。
编者的话:美国目前有2000多万亚裔人口,其中华裔、印度裔、菲律宾裔、韩裔和日本裔占多数。从劳工做起,华裔收入水平越来越高;通过“技术人才引进”,印度裔近年来“参政速度”越来越快……在融入美国社会,为摘掉种族歧视帽子而奋斗的过程中,亚裔逐渐走入美国政坛的中央。
讲华侨为什么一定要讲广东?全国海外华侨华人一半以上都是广东人,3000多万名华人分布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海最早、人数最多、分布最广三个特点足以概括广东华侨。记者遍寻广州、汕头、江门等地,寻找广东华侨的历史印记,和读者一起回顾跨世纪的华侨奋斗爱国故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入口的丁龙肖像。王海龙摄1901年的纽约,一位名叫丁龙的华工以个人血汗积蓄捐款,促成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创设了美国第一个汉学讲座教席,并推动该校成立了汉学系,成为早期传播中华文化之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