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郑袁莉 图片:来源网络我叫郑袁莉,我名字的前两个字是父亲和母亲的姓氏,奶奶总说我是带着父亲和母亲的爱出生的,但是自从记事起,我并没有觉得有多幸福。父亲是锅炉厂的一名工人,母亲结婚后就辞了工作,在家照顾我和奶奶。后来又有了妹妹,妹妹出生那年,父亲为了多挣点钱,经常加班干活。
妹妹是个有主见的孩子。初中升高中的时候,父母本来是希望她和我一样按部就班地由高中升入大学。结果她没和爸妈打招呼,搬着行李直接去了服装职业技术学校。爸妈劝不住她,让我劝她。妹妹给出的理由是:学一门技术,比上高中和大学好就业。
《55年前我有了小妹妹》 我和妹妹相差10岁,她的到来,我是有记忆的。 1963年的暑假,我和弟弟在家被“放羊”了。就是说家里没有大人管我们。爸妈工作都忙。早晚好说,午饭怎么办?妈妈当时在北京六部口上班,离南池子大约5公里。她利用午休时间,骑自行车买点儿菜带回家,给我俩做中饭。
潮新闻客户端 和风徐徐“美丽善良的姐姐,请不要因为大人的原因,影响我们姐妹之间的感情。”这是三十多年前,我7岁的堂妹,写给19岁的我的一张纸条。这张纸条早已不翼而飞,这句话我却一直珍藏在心底。但是,三十年后,我和堂妹,终究还是受到长辈恩怨的影响,终究还是成了陌路!
很多人看到我家只有我一个孩子,都以为我是独生子女,其实不然,我还有个妹妹。但是我的妹妹在很多年前就失踪了,他十岁时的一个下午,出门玩耍后再也没有回来,从此杳无音信。我的父母在那段时间里几乎疯了,天天贴寻人启事,报警求助,四处打听,什么方法都用尽了,却还是没能找回我的妹妹。
有心归队自我离开史语所之后,第一次得到罗常培先生召唤我回语言所工作的信息,是在1953年前后;而真正回到语言所,已经到了1956年7月1日。这中间可以说是一波三折,颇不顺利。下面就把这个过程简单回忆一下。
那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着实教训了我,后来虽然妹妹还是由我继续带着,却再也没有让她走出过我的视线之内,但是时间久了,玩心总是有那么一小会儿偷偷的挤走了责任心,妹妹总是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受伤,每每带着受伤的妹妹回家,我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妈妈打我一顿。
我和老公年轻时候很会做生气意也挣了点钱,妹妹刚结婚,妹夫癫痫病,家里一贫如洗,我各种帮她,妹夫当时说我比我在父母还帮她们还多,后来我老公去世了,妹妹女儿也结婚了,妹夫病也得到控制了,就对我女儿百般挑唆,~~~一开始女儿相信她,后来经过多次事实证明她是颠倒黑白,口事心非,我女儿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