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南极蕴藏着丰富的科学宝藏,是全球科研角逐的“冰冷战场”。
根据数据统计,南极州现拥有42个国家的85个科考站,有1000余人常年在此工作。德国-诺伊迈尔三号站,启用于2009年2月20日,位于阿特卡冰港,隶属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命名源于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格奥尔格·冯·诺伊迈尔,他早在1854年就开始对南太平洋以及南极的水文和气候进行观测研究。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 刘扬】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之后,我国建设的第五座南极考察站,也是第三座常年考察站。中国秦岭站的建立对于后续中国南极科考具有怎样的意义?又会给全球科考带来哪些新变化?
中国已经建立了南极秦岭站,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五座科考站,并且是中国在太平洋方向第一座科考站。根据公开的数据统计,目前全球有31个国家在南极有站点,包括科学考察基地和科考站,中国仅仅建造了五座科考站,和其余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不过距离遥远并没有能够阻止中国对于南极的科学考察,为此就有了五个科考站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