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博知识普及讲座——“上博讲坛”上,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孙慰祖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围绕出土资料和现存实物,解答了历代帝后玺宝体系怎样形成、演变,历史上各朝的天子玺宝去了哪里?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取蓝田之玉制成玉玺,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这也是传国玉玺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记载中。秦末,汉高祖刘邦入关灭秦,秦王子婴投降后将此玉玺献给刘邦。刘邦建立汉朝称帝时,将其定为传国之宝,传国玉玺的地位就此确立。
相传由李斯用鸟虫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我们说“黄金有价玉无价”,是因为每一块古玉都独一无二,而且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但如果非要在所有的玉器里挑出最贵的一个,那毫无疑问一定是传说中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它到底值多少钱呢?据说是5000亿元,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