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扬视频剪辑 王鹏铁索横江今仍在,犹见当年红军来。今天,是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87周年纪念日。87年前的今天,中央红军一路披荆斩棘到泸定,创下人类徒步行军史上的奇迹,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泸定桥是连接康藏和四川的唯一通道,也是四川和康藏地区的军事要地,泸定桥距离水面高度有十余米,加上大渡河湍急的河流,若从这样的桥上摔落,必是尸骨无存,驻守泸定县两个团的国民党军也早已知晓红军唯有从此桥上才能渡过大渡河,因此桥上的木板都已被拆卸,红四团到达卢沟桥时,面对的只剩下这百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党史今日】1935年5月24日,红军开始强渡大渡河。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后,快速向大渡河方向挺进。此时,国民党已在河北岸重兵设防,数十万国民党军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之南。5月24日晚,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一带开始强渡大渡河。
在我国四川省泸定县有一座家喻户晓的桥叫”泸定桥“,桥东有一座”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纪念碑前有22根石柱,每一根石柱都代表一位红军战士。然而在这些柱子上知道姓名的只有八位:分别是廖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赵长发、杨田铭、”云贵川“。更多的无名烈士还有待寻找。其中有一个名字引起了我的兴趣,他叫”云贵川“,名字很特别,而且看介绍他当时参加这场战斗时的年龄是当时最小的,才16岁。
泸定桥位于泸定城西的大渡河上,桥身长101米,宽2米多,用13根很粗的铁索连接东西两岸,其中九根为底索,每根相距30米厘米,上铺木板,以通行人,两边各有两根铁索作为护栏,走在上面,晃动厉害,若往下看,下面是奔腾的大渡河,令人毛骨悚然,胆小者难以通过。
九月中旬休年假,去牛背山旅游时顺道再次去了一趟泸定桥,一路上开着车窗吹着清爽的秋风迎着温暖的阳光听着动人的音乐,回想起曾经因出差顺道参观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再次站在泸定桥头,再次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英雄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震耳欲聋的呐喊声,遥想红军当年...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一定要让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蒋介石一声令下,国民党军再次将炮火对准了红军。为何蒋介石说红军会变成第二个石达开部队?
5月28日傍晚6时左右,川军二十四军第四旅袁镛部三十八团团长李全山派三营一连连长饶杰率先头部队占领了泸定桥,川军先头部队到达泸定城并到达泸定桥后,立即扼守桥头并动手拆除桥板,但因天黑下雨人少且疲劳不堪,拆桥板的速度缓慢。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举世闻名的壮举,今年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88周年的日子。大渡河长征冲出了国民党数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跨越人迹罕见的雪山草地,纵横十一个省,转战数万里,1936年10月,当历尽千难万险的几支红军在黄士高原紧紧拥抱时,远征从此有了一个广为传唱的名字:长征。
这个看似人类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他却实实在在发生在红军长征的路上,也许你在小学课本里就已经知道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但是你知道吗,由于这22位勇士的姓名,大部分已经无从查证,而他们这样逆天的行为,更是超出人类的极限,如今居然有很多家长开始怀疑这段历史,他们认为当时泸定桥根本没发生过这样的战况,因为在他们眼中,这样的极限人类根本不可能完成,那么当年泸定桥上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