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十月的最后一天,早晨8点,在多哥卡拉东岱地区中心医院,第27批中国援多哥卡拉医疗队骨科医生赵贺正同当地同事一起在骨科病房查房。在得知自己术后恢复良好、不久将能出院时,52岁的库朱巴巴洛·约纳向赵贺道谢:“中国医生做手术,让人放心!
北美崔哥:一旦出了中国,我们就是中国!来自国内的报道,说一个美国游客在圣地亚哥海洋公园心脏骤停,倒地上了,这时一个中年男子二话不说,跪在水泥地上给病人做胸外挤压,持续十多分钟,直到急救车到来。由于抢救及时,病人恢 复了心跳,保住了一条性命。
网友留言截图在他们之中,意大利女子阿丽西注意到,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米兰后亮出的一条横幅。文中称,“面对挑战,我们愿与意大利朋友们一同并肩作战,携手抗疫。我相信战胜疫情过后,中意两国人民的心一定会贴得更近,双方各领域的合作也将会更加活跃。期待疫情过后,双边关系加速发展的那一天早
来源:海外网 2023年是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60周年。60年来,中国已累计向遍布全球的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多米尼克驻华大使马丁·查尔斯就是受益者之一。2019年,查尔斯回国期间突发心梗,多亏中国援多医疗队的及时诊疗,把他从危险边缘拉了回来。
“网友“Machiavello”写道:“作为一名医生,我对中国和世界各地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致以无限的敬意和钦佩之情,为了挽救生命,他们有时使自己处于危险之中,而且是在资源和经济补偿有限的情况下。”“在《华盛顿邮报》上如是写道。
最近,中国医生唐子人(微博@唐神医)在美国公园救人的故事火遍微博、微信朋友圈,获赞无数。记者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宣传科得到证实,跪地救人的医生,正是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唐子人。目前,唐医生目前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在朝阳医院的帮助下,我们获得了唐医生的口述实录。
面对疫情的当下,没有人会例外,也会有极少数的人不畏惧死亡,也会迎难而上,当然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能做到这些的人是很少的,而对于中国的医护人员来说,有比死更加重要的东西需要他们守护。中国的医护人员明知道他所干的事可能是会丢失生命的事,但还是义无反顾的去做了。
中国的抗疫专家太厉害了,是他避免了更多人的死亡,中国有这样的一位专家,是中国的荣幸,中国一直走在抗疫的正确道路上,特别是刚开始疫情的时候,我们都难以置信,中国这么有魄力,避免了疫情的扩散,避免了人民受到感染,为这位伟大的中国专家点赞。
据新民晚报报道,7月14日,著名法国音乐剧演员洛朗·班在社交媒体分享了自己遭鱼刺卡喉的惊险时刻。洛朗·班表示,当时他正在上海准备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演出前他遭遇鱼刺卡喉被紧急送医,并在上海瑞金医院顺利接受治疗,取出了鱼刺。
新华网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连日来,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展牵动着世界的目光,多国人士也牵挂着奋战在一线的中国医务人员,由衷钦佩他们的无私无畏和医者仁心,相信中国人民最终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
3月31日,由上海浦东飞往美国芝加哥的UA836航班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紧急救治了一名70多岁、房颤复发导致心衰的美国乘客,并一路安全将其护航至目的地。这是继去年10月,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高铁救人后的又一医学专家紧急施救事件。
简说,“从疫情爆发的第一天开始,白衣天使们就在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病人。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必须遵守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政府的指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采取措施,降低病毒传染的可能。尽管形势如此严峻,网上仍有人指手画脚,指责埋怨,但抱怨显然无济于事,并不能帮助问题的解决。我们要支持那些
那些面容写满了疲倦和牺牲。一位来自巴林的网友评论说,“Ihave such admiration for these brave, selfless medics. The world is watching in awe at your service.....”“我非常钦佩这
中国医生美国救人获网友点赞最近,微博名为“唐神医”的中国人,在美国圣地亚哥海洋公园抢救美国游客的照片走红网络,网友纷纷转载点赞并夸其为“中国好游客”“中国好医生”。经过证实,“唐神医”微博的主人是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唐子人医生。
北京时间2018年2月3日上午9:30,在成都飞往埃塞俄比亚的航班埃航ET637的客舱内,突然响起急促的广播“一名中国小伙晕倒在后舱,急寻医生救助”,而此时航班上恰恰乘坐这着一群特殊身份的乘客团队,他们就是中国援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第三医疗队,这支医疗队刚刚在成都完成集结开赴圣多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