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两年前,老觉得心口烧人,特别是喝酒后,就更加难受,不放心,就去了医院做了个胃镜,经切片化验确认为胃癌,他没敢在我们小县城做手术,通过他上海的侄儿到中山医院做了手术,后期经过多次化疗,现在病情基本稳定,也好了很多。
央广网北京4月18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 实习记者 祖里亚尔)靶向药适用于所有癌症患者吗?4月18日,国家医保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就医保目录中靶向药的合理使用做出权威回应。详情如下:靶向药物治疗是一种比较精准的治疗方法。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岳霄远 济南报道3月1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落地,一批抗肿瘤药、“救命药”和慢性病患者急需的创新药纳入新版目录。半个月来,济南已有多家医院陆续开出了医保处方,患者不仅用得上,还能用得起“救命药”,治疗负担极大减轻。
相信靶向药对于许多癌症患者来说都不陌生,靶向药是一种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进行作用的药物,旨在精确打击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因此在癌症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纳入了2860种药品,在大众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肿瘤治疗领域,不少肿瘤创新药、特效药都纳入了医保目录,并进入了降价快速通道,加上经过医保报销,“救命药”变得更亲民了,这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3月2日报道:在我国,肝癌是第四位高发恶性肿瘤,且在全部恶性肿瘤死因中居于第二,整体五年生存率仅约14%。尽管随着肝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技术的进步,可切除性肝癌的整体 5 年生存率已得到显著提升,然而,我国可通过手术切除肝癌的病人仅占所有肝癌病人的20%-30%。
人民网长沙3月1日电 (记者林洛頫)今年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主题为“点亮你的生命色彩”。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超过6000种,我国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罕见病中神经系统罕见疾病占比超过一半,且疾病临床表现特别复杂、治疗难度大。
每年的4月15日-4月21日是肿瘤宣传周,借此机会,我也来分享一个抗癌好消息:今年3月1日起,新的医保目录已正式实施,新医保目录的实施将让靶向治疗的可及性进一步提升,让更多患者有机会获益于创新疗法。关于最新医保利好政策,重点体现在两方面:1.医保门诊费用跨省结算。
2020年4月我家人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做确诊为软腭癌,累积到鼻咽部,而且当时上海九院的主治医生任国欣跟我们说就是同一个肿瘤,但是为了我们报销方便,要写成鼻咽癌,但是他没有说要写成鼻咽癌晚期,我们当时根本没有到晚期,也没有任何检查报告显示是晚期,他更没有说为什么写鼻咽癌会报销方便,后面我们查了资料才看到化疗过程中大量使用的高价靶向药泰欣生的适应症是鼻咽癌晚期,但是医生也没有跟我们说为什么要用靶向药,还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方案。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是NSCLC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在中国NSCLC人群中,EGFR突变占比达40-55%。
在通过洛拉替尼剂量调整干预的 20 例 CNS 不良事件中,无论是否联合对症用药,15 例 得到缓解;单独使用洛拉替尼剂量调整来干预 的15 例 CNS 不良事件中, 13 例 得到缓解,而在不采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45% 的 CNS 不良事件没有缓解,表明这些事件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而不是仅使用对症治疗药物,或者认为不良事件足够轻微,无需干预即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