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全见之眼”,它发端于巴比伦王宁录,他要在巴别塔上用这样的眼注视全地,让所有的臣民陷入惊惧与恐慌里,这个符号有很多的变种:有时只是三角形内有一只眼睛,有时这个符号在金字塔状的物体之上,有时我们只看到那只眼睛。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巴别塔》 13cm×13cm 2016 引言:关于《巴别塔》的传说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同时由于恐惧,树立了数不清的人造物,庙宇、楼台、神殿、监狱,各有各的功能,貌似与恐惧无关,其实就算搭个雨棚,也是躲避雨水的初衷,神殿可以祭祀,与神对话,祈求幸福、避免灾祸,居住场所可以避免野兽侵袭,监狱可以防止坏人与好人接触。
巴比伦以前,天下用的是一样的语言和口音,写的是一样的文字。当人们向东迁移时,在一个名叫示拿的地方遇到一片平原,便安顿下来定居。他们商议说:“来吧,我们要烧制砖块。”他们用砖当石头,用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我们要给自己建造一座城池和一座高塔,以此来传播我们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