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开始,本地螃蟹大量上市,半个月来,凭借价低、质优的优势,已经成为螃蟹消费市场的主力军。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发现,同等规格的螃蟹,本地蟹每只的价格普遍比外地蟹便宜10元以上,最低不到10元就能买到一只蟹黄饱满的母蟹。
秋风起,蟹脚痒,每年农历九月,十月,是吃螃蟹的最佳季节。螃蟹经过差不多一整年的生长,个个黄满膏肥,肉质饱满,不吃上几只实在对不起期待已久的味蕾,当年对美食颇有造诣的老饕苏东坡,也曾在金秋之季写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的咏蟹佳句。
每经编辑:毕陆名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入秋后气温偏高,但早晚温差大,梭子蟹、大闸蟹的肥壮度在不断提升。当下,大闸蟹进入销售旺季,价格却出现了大跳水,有的甚至跌出了“白菜价”,怎么回事?据央视财经11月8日报道,一大早,南京进香河市场销售螃蟹的摊主们就开始忙活了。
记者走访武汉各市场了解到,随着生产季里的起水和供应量不断增大,市民可以吃到越来越实惠的螃蟹。然而,因为终端市场缺乏明显的消费刺激,部分家常规格的螃蟹身价较10月最高时下跌八成,市场3、5元一只的价格成为常态,也在当下被当作看世界杯球赛时的下酒零食来吃。
导语:买螃蟹时,懂行人只看这几点,不花冤枉钱,个个顶盖肥,很实用。自从9月1号开海后,码头海鲜市场每天都是人挤人,热闹非凡,买海鲜和不要钱似的,渔船上都是刚打捞上来的海鲜,端上岸边,不一会儿就卖空了,无论哪种海鲜都卖得特别火。
老蟹农教你小妙招,保证个个鲜活又肥美,涨知识了。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一年吃蟹时,螃蟹味道鲜美,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很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关于螃蟹的佳句,比如李白《月下独酌》中写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提到大闸蟹,大家并不会陌生,每年中秋前后都是大闸蟹的最佳食用时节,很多人都渴望品尝独特的美味,尽管年年都吃,但大家对它的新鲜感依旧十足,毕竟历年来它都是一种价格高昂的水产品,一只要几十上百元,普通人也只能尝尝鲜,想要吃个饱饭可就难了。
如果您也喜欢此类文章,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螃蟹价格跳水,消费者忧心食品安全核心事件:螃蟹市场的供过于求和需求低迷,导致螃蟹价格大幅下跌,甚至低于白菜价。然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使得他们对这些低价螃蟹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