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5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王逸群 李思默)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全国多地温度普遍降温,各种电热毯、电暖器还有煤炉炭火等冬季“取暖神器”也纷纷上线。取暖设备用起来“真香”,但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同样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造成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气温降低不少人备上各种取暖设备电暖气、电热毯、暖手宝……带来暖意的同时隐藏的安全隐患也需注意以下这些“过冬神器”用错有危险一起来看↓↓↓1.暖宝宝:烫出了水泡暖宝宝是不少年轻人冬季取暖的便捷神器,但却可能成为温柔的“烫伤暗器”。
取暖器当成“烧烤架”?风险极大社交平台出现“花式攻略”,消防部门实验证明可瞬间产生火花下面条、烤年糕、烤红薯、烤香肠、围炉煮茶……用的不是灶具,而是取暖器?最近,社交平台上出现很多“花式取暖攻略”,取暖器变成了“烧烤架”,电商平台甚至出现了“取暖器围炉桌子”等产品。
当北方人光着膀子在家里享受着供暖带来的“冬日温暖”时,南方“小土豆们”则哆哆嗦嗦地裹着大棉袄感受着阴冷潮湿的冬日气候。当下,国内大部分城市又“喜提”新一轮降温。在气象经济学里,有“一度效应”的说法,是气温只要有1℃的变化,商品的销量就会随之发生很大改变。
潮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戴凯霖入冬后,受冷空气影响,户外气温逐渐下降。随着气温降低,取暖设备、保暖服饰等消费大幅增长,火锅、汤锅、热饮等餐饮也开始畅销,冬日“暖经济”迅速升温,各大商家紧盯消费新需求,抓住“冷”商机。
极目新闻记者 石倩摄影记者 李辉上周日,寒潮席卷江城。短暂的暖晴回归后,12日晚又将开启持续阴雨天气,取暖用品你准备好了吗?12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武汉市场发现,新家装修时考虑安装采暖设备的市民越来越多。线下商超和电商平台上,各种取暖神器也颇受欢迎。
转眼已是冬天,很多人还没有做好面临寒冬的准备,冬天依然悄然而至。面对骤降的气温,很多人不得不通过空调取暖,但空调取暖又干又费电,十分不舒服,为此不少人就想要买壁挂炉取暖,但没有壁挂炉的话,又该怎么度过寒冬?
踢脚线取暖器,别看它本身不贵,也就几百块钱。但那电费是真的吓人啊!动辄2000W+,轻轻松松一个月给人干到1000多块钱的电费,国家电网合作伙伴的名头,那真不是白叫的啊!类似的油汀、注水取暖器,也差不多,东西不贵,电费逆天,南方人直呼用不起!
来源:上海网络辟谣 下面条、烤年糕、烤红薯、烤香肠、围炉煮茶……用的不是灶具,而是取暖器!最近,社交平台上出现很多“花式取暖攻略”,不同类型的取暖器变成了烧烤架,电商平台甚至出现了“取暖器围炉桌子”等产品。可是,这样使用取暖器真的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