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溪穴 胸乡穴 食窦穴 太白穴 隐白穴 大都穴 公孙穴 商丘穴 三阴交穴 漏谷穴 地机穴 府舍穴 腹结穴 阴陵泉穴 血海穴 箕门穴 冲门穴 大横穴 腹哀穴 周荣穴 大包穴。足太阴脾经是阴经,跟脏腑联系最紧密,尤其是脾、胃和心,同时它也是治疗妇科病的首选经穴。
今天讲足太阴脾经,太阴—阳明循环的最后一站。这条经起于足大指内侧,沿着小腿胫骨后缘,大腿内侧的前缘,进入腹腔,属脾络胃,再从胃上膈注心,交接到手少阴心经,开启下一个循环。脾胃一般连起来说,一起代指人的消化系统。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其经气承接与足阳明胃经,从足大趾末端开始,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处经过第一跖骨基底粗隆部,向上经过内踝的前面,再上行过小腿内侧前缘,沿着胫骨后,上膝关节内侧前边,进入腹部后,属于脾脏系统,络于胃腑。
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末端,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第1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的前面,再上腿肚,沿着胫骨后面,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脏,联络胃,通过横膈上行,夹咽部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
足太阴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足太阴脾经经穴SP 二一是脾经,起于隐白大包终,脾胃肠腹泌尿好,五脏生殖血舌病。隐白大趾内甲角,大都节前陷中寻,太白节后白肉际,基底前下是公孙。商丘内踝前下找,髁上三寸三阴交。髁上六寸漏谷是,陵下三寸地机朝。膝内辅下阴陵泉,血海股内肌头间。箕门血海上五寸,冲门曲骨三五偏。
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者也作为中医养生保健,最重要的不是学会艾灸,而是了解自己的经络穴位,哪个器官不舒服了,你敲敲跟这个器官相关的经络穴位就会舒服。你某个部位痛,一定是这个部位的经络穴位瘀阻了,你或按或敲或针或灸火拔罐或刮痧.......到不痛为止!
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并依内外之前中后分别称太阴、厥阴、少阴,阳明、少阳、太阳。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经络是人体脏腑气血运行的通路,犹如宇宙中星球运转的有序轨道。我们通过刺激体表的经络或穴位,就能调理体内的脏腑系统。这就是中医养生治病的玄妙之处。我们都知道学习经络,配合图谱能够强化记忆、加深印象,下面是为大家分类整理的十四经脉图谱,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