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买房的那些年轻人,包括农民,这两个群体是弱势群体,我们现在把城市费用都摊给这些人,而原先买房的人享受着城市改善所带来房价上涨的好处,却不需要出什么钱,不征房产税,所有城市建设费用都要从房价里出,谁最后买房谁倒霉。
从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到近期住建部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有关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多重利好消息频频引发社会关注。其中,关于房屋预售如何保证交付、存量房利率何时下调、一二线城市限制性购房政策调整等话题受到热议,其中也不乏误读的声音。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房地产市场?
日前,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有关“现在房地产供应过剩,14亿人可能住不完”的言论引起舆论热议。对于这个热点话题,原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中房集团原董事长、汇力基金董事长孟晓苏在本届凤凰湾区财经论坛上进行了回应。
凤凰网房产报道 近日,中房集团原董事长孟晓苏在第三届南方财富峰会上谈及,2022年中国老百姓存款增加了15万亿,如果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恢复对房子的购买、装修和其他的购买,中国经济就能恢复等言论,引发热议。
编者按1992年,理想照耀现实,无论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对于中国经济,对于中国房地产,对于中国企业家,都是一个龙门陡开、充满希望的创造创业年份。30年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中国房改、人民安居以及房地产市场主体的企业——成就一堆堆,往事一幕幕,燃灯者一个个。
2019年底-2020年上半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出现躁动,而到了2020年下半年,上海楼市接力回温,热度一直持续至今。在这个岁末年初,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似乎掩藏着一股虚火。经过数年调控,一线城市的房价为何会再现波动?掏空“六个钱包”才能能买得起的房子,未来走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