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提到,到2025年,广东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国科技创新排头兵地位进一步稳固,建成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成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
9月24日,广州南沙灵山岛尖,在国务院公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100天之际,备受关注的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动工活动及论坛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南沙举办。
每经记者:黄婉银 每经编辑:魏官红1月14日和1月15日,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先后开幕。1月16日下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出炉。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提出,2023年,启动“数字湾区”建设,粤港澳三地建立“数字湾区”联合工作机制,并在智慧城市共建、政务服务“跨境通办”、泛公共服务与资讯聚合、数字化招商引资、数字化人才培养、数字化均衡发展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南方日报讯 (记者/陈启亮 通讯员/张玮)11月19日至20日,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启动会暨2023年极端实验条件研讨会在位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召开。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由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牵头,中山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合作共建,于2023年获批。
在惠州市惠东县黄埠镇,两大国之重器将在群山之巅崭露头角。“两大装置技术方面有一些接口是重合的,都有加速器部分,但它们各自的物理目标不一样”,HIAF总工程师、近物所研究员杨建成告诉《中国科学报》,CiADS瞄准核废料处理处置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HIAF则更侧重核科学前沿基础研究。
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中国气象局日前正式印发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气象规划》由中国气象局组织广东省气象局、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共同编制,旨在围绕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统筹构建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体系,最大程度
来源:【宝安日报】伶仃洋上,巨龙横卧;桥隧间,车流涌动。深中通道,这项连通深圳与中山的“超级工程”,正悄然重塑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活格局。清晨,游客准备乘坐旅行巴士前往珠海。深中通道不仅是物理上的连接,更是人们生活空间的延展。
2025年,广东省重点项目建设有何新趋势?1月15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广东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称《报告》)提交大会审查,其中重点介绍了2025年省重点项目的安排情况。
近日,广州、佛山两市携手编制《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在广佛197公里长的边界两侧,选取629平方公里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合力建设包括“1个先导区和4个片区”的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推动两市在各个领域实现全面互联和深度融合,逐步实现广佛全域同城化。
来源:经济日报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应用产业园。 张伟杰摄今年5月,中国电信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数据中心建成运营,腾讯投资的粤港澳大湾区算力中心项目正式落户,中国算力网粤港澳大湾区算力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一个个项目落户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