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之后,由郭德纲率领的“德云社”异军突起,火遍全国,将衰落了十几年的相声“救”了回来,但与此同时,也因将“街头包袱”等搬上舞台而被当时的“主流相声界”批成“三俗”,联合抵制相声作品中的低俗,庸俗和媚俗,而郭德纲也不甘示弱,通过作品暗讽等方式进行着反击。
1982年,贾玲出生在湖北襄阳,她的父亲贾文田和母亲李焕英都是化工厂的工人。那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女孩多年后会成为名扬中国的优秀女喜剧人,更不会想到39年后,她的家事会因为一部电影而家喻户晓。这一年,冯巩25岁,距离他登上春晚舞台成名还有4年,距离他与贾玲相遇还有19年。
【诗文谈片】 作者:尧山壁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是思想的外观,内容的外衣。既然是外衣,就不是一个大襟、一个纽扣,而是包括布料、颜色、剪裁、款式等。文学语言也是这样,是整体的呈现,就好像一个演员的行头,一道美食的色、香、味,涉及方方面面。
几年前,在接受杨澜采访时,王自健说过这么一段话:“他们就认为我火了,就该我挣钱,是吧?我认识很多很了不起的作者,说出他们写过的相声,你们肯定都听过,现在吃低保,三餐不继,就这样的生活在北京就这样过着...
在30多年春晚的历史上,出现了一百余段相声作品,这些作品给广大观众带来了欢笑和祝福。《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致敬春晚”第四季之“春晚相声”,多届春晚总策划、导演秦新民,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曲艺评论家崔琦,相声演员李伟建、武宾、李菁为你讲述多段春晚经典相声作品幕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