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在山东青岛举办的纪念中国气象学会成立100周年暨气象科技现代化研讨会上,中国气象学会正式公布了首批会士名单,曾庆存等30位气象领域两院院士当选。中国气象学会会士是本学会会员的最高等级,授予对学会发展有重要贡献或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的知名人士。
他是中国第一本天气学教材《天气学基础》的主要编写者、中国第一代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设计者之一、我国第一代和第二代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立的主要参与者,在中尺度暴雨系统、台风中长期预报、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发展和业务化等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曾以项目首席或主要参与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李昊南“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气象学家竺可桢在《大自然的语言》带着深情地描述着。
《科学通史:从哲学到功用》[加]安德鲁·埃德 [加]莱斯利·科马克 著,刘晓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9月版从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兴起,到共同应对新冠病毒感染,本书概括和梳理了近三千年来人类科学思想和文明的发展历程。
著名气象学家、新中国的第一代天气预报员章淹教授,于2024年3月4日逝世,享年100岁。公开资料显示,章淹,女,1925年生,浙江上虞(原绍兴县)人,著名气象学家。1942年进入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就读气象学专业,1947年从清华大学气象系毕业。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4日讯抬头仰望天空,看云卷云舒,拨开气象迷雾,感受自然魅力。9月24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青年学者赵树云撰写的江城科普读库·身边的自然丛书系列图书之一——《跟气象学家去看云》新书首发。读者跟随赵树云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赏云”之旅。
9月8日,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揭晓,我区两种图书入选该奖的推荐图书。其中,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瓦檐下的旧器物》入选社科类推荐图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天气预报:一部科学探险史》入选科普类推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