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六环改造工程西线隧道样板段亮相。 受访方供图人民网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李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向着早日具备通车条件目标加紧推进。记者日前探访获悉,西线隧道明挖段于5月1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隧道装修“样板段”于近期亮相。
把7.4公里长的东六环路引入地下,这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绝对算得上大手笔。近日,记者在地下几十米深的施工现场探访隧道“样板段”时发现,为了提高在隧道中驾驶的安全感、舒适感,设计者和建设者加入了不少巧思,整个“地下东六环”可谓暗藏玄机。
3月28日,中交一公局五公司北京东六环改造项目明挖隧道首仓顶板混凝土成功浇筑完成,为后续顶板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为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路线全长2.16公里,其中明挖段全长305米,明挖隧道闭合框架长200米、共8仓,本次首仓顶板厚度1.1米,长度25米,宽度37.
今年,贯穿城市副中心南北的“地下东六环”将具备通车条件。记者从首发建设公司了解到,东六环改造工程“五一”假期期间不停工。节日期间,东六环改造隧道盾构段将进行防火管片的安装工作,而隧道南端明挖段也将继续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导 读作为北京市重点工程,东六环改造项目地下隧道的内部装修已经完工八成;地面明挖和直接加宽段正在同步加快推进。全线将在五一假期正常安排施工作业,全力冲刺年底完工的任务目标。东六环改造工程土桥立交施工现场/记者拍摄东六环改造工程南起京哈高速,北到通州区潞苑北大街,全长约16.
在北京的东六环沿线,一系列交通改造工程正在进行,未来,东六环将穿入地下。记者从首发集团首发建设公司了解到,东六环改造工程明挖段隧道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预计今年年底,东六环改造工程将具备通车条件,届时城市副中心多条东西向道路将实现连通。
在地图上,北京东六环通州城区有一段七八公里的路段显示正在施工,但经过这一路段时,眼前却是正常通行的六环和绿化带,让人不禁怀疑是地图标注错误。实际上,这段施工路段属于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隧道,由“运河号”盾构机在地下挖掘施工,地面几乎没有感知,目前项目即将建设完成。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隧道里藏着一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下面藏着一条逃生通道,这是国内首次在此类场景设置可通行专用车辆的逃生通道。除了以上“第一”,这项工程还有多项“之最”,比如其所用的盾构机曾创下国产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的纪录,比如这条隧道是全国使用盾构法施工的最长高速公路隧道。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隧道(中交集团供图)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 雷东瑞)盛夏时节,记者跟随交通运输部组织的交通强国主题宣传团,来到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东六环改造工程工地,看到了一条“潜伏”在地下的高速路隧道。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李博)北京“地下东六环”建设又有新进展,近日,1.8公里明挖段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目前东六环改造机电工程正进行消防管道安装及下仓强电支架安装,隧道内装修施工与装饰板安装等,向着全线通车目标全力冲刺。
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李博)北京东六环(京哈高速——潞苑北大街)改造工程迎来新的节点,10月28日,位于通州区土桥立交附近的京津公路南半幅道路正式导行通车。这一工程节点的完成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环境,也为推进东六环改造工程整体进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每经记者:张蕊 每经编辑:陈旭每经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张蕊)6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随交通运输部对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进行实地探访。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目前该项目土建工程已接近尾声,正在进行隧道的装饰装修和机电安装等工作,预计年底有望完工。
今天(8月15日)上午,东六环改造工程明挖段主体结构完工,转入机电设备安装和收尾作业阶段,计划今年底全线具备通车条件。工程将集中应用北京高速公路行业的最新科技创新成果,疲劳唤醒、监控指挥、标志标线、绿化景观等各系统全面升级,打造城市副中心新的智慧路、景观路和科技路。
岁末,正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收获时刻。备受关注的东六环入地改造基本完工,即将变身高线公园;三条(段)地铁通车,让北京地铁运营里程位居全国首位;朝阳站枢纽投用的同时,丰台站、望京西、城市副中心站三座交通枢纽距离开通又进一步……北京正提速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东六环改造项目今年将全面进入加宽段和路基明挖段施工,预计今年年底,东六环改造工程将具备通车条件,届时城市副中心多条东西向道路将实现连通。现况土桥立交还将建成北京首个地下互通立交桥。东六环改造工程土桥立交施工现场。
车流滚滚的东六环主路旁边,一条“地下长龙”从城市副中心的地下穿过。记者从首发建设公司了解到,东六环改造工程明挖段隧道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北京首座地下立交——土桥互通立交的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预计今年年底,东六环改造工程将具备通车条件。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的第五个年头。《纲要》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均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