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退出中国籍容易,但想要反悔重新加入、或外籍申请加入却都难如登天。这是因为两个女儿早在幼龄时,就跟随父亲来到中国定居,长期生活下来,除了外貌,其他方面迥然都已与中国人毫无二致。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文| 徐吕笛编辑| 昭明“谁是毛子啊,我们是正儿八经的中国人。哎呀,老铁们,点个关注,带你看看我们俄罗斯族人在中国的生活。”俄罗斯族与中国的渊源,早期因为沙俄的入侵,被中国人称作“罗刹”。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绘就着这片土地的文化画卷,在这多彩的民族画卷中,有一个民族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有着欧洲人的面孔,却说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偶尔还会蹦出几句俄语,他们就是中国的俄罗斯族,当你来到内蒙古额尔古纳,遇见这些说着东北话的“外国人”,可千万不要惊讶,他们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们的祖先,在一百多年前,为了躲避战乱,从遥远的欧洲踏上了这片土地,从此扎根于此,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俄罗斯族的祖先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来到中国?
73岁的李家根在家里烧火做饭。2015年因缅北战乱,他逃难到中国境内。南方周末记者赵明摄当幺儿在山坡上拾到一枚小腿肚子那般粗的炮弹壳时,父亲李本怡又想起9年前被炮弹追着跑的缅北岁月。于是,他拿起一面国旗,二话不说,将其插在自家竹棚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