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两句明代诗人曹学佺的著名对联,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今天,青史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屠狗之辈——舞阳侯樊哙,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他到底是怎样的仗义之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住进了钢筋水泥的楼房之中,搬出了曾经的大杂院或者是筒子楼农村,告别了曾经的繁杂和嘈乱,却也有着新的问题,没有了以前的烟火气息,也没有了左邻右舍的亲切,越来越多的是冷漠和孤独,人们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高,人情味怎么还越来越淡了,古人说得“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似乎是一个很好的解释。
这句话其实就是一句气话,天启年间的明代大诗人曹学佺在做官的时候判处了一起狗咬人的案件,被咬的秀才因为害怕权贵的势力和贪图财物,陷害帮助过自己的屠夫,结果事情败露,曹大人气了个半死,处理完这次案件之后,愤然在案卷上写下“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一“千古名联”。
续接:小楼诗讯|诗、词、联哀祭两位院士(一)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岁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岁吴子救无饥,袁公救无病。双双去问天,所负苍生命。
作者:相忘于江湖“柳条湖事件”和“卢沟桥事变”,是抗日战争两个重要节点。柳条湖事件发生在1931年的沈阳东郊,也叫“九一八”事变,东北从此逐步沦为伪满洲;而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的卢沟桥,也叫“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很多人没弄明白吴三桂为什么投降清朝,而不是大顺政权。绝大部分地主、官吏、文人士大夫、正规军几乎都投降了清朝,被“剃发令”逼反的也只是少数人,真正抵抗清朝的主力反而是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余部和郑成功,这些草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