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旅行社、自驾游团队奖补,周末高速路过路费打折,国有4A级景区“门票一元购”……11月16日晚,2023攀枝花康养季新闻发布会在四川攀枝花新晋网红打卡地——东华山“城市之眼”观景台举行,会上发布了系列“宠客”暖心政策。
1月3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获悉,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将攀枝花市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攀枝花市兴起于三线建设国家战略,是新中国首批资源开发特区,现有产城融合的城市格局、工业遗存和历史风貌保存较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来源:川观新闻】张建玲 攀枝花观察 韩嘉伟 川观新闻记者 兰楠12月20日,在上海举行的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论坛上,攀枝花市入选“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这也是自2021年以来,攀枝花市连续4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活动现场。
岳蕾娅 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2024年1月15日,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何莽主编的《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3)》发布。其中,四川省攀枝花市再度上榜“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攀枝花市盐边县、米易县上榜“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
封面新闻记者 徐湘东 周翼再过3天,就将迎来2024年了。每到岁末,复盘一年,总是感慨时间太快,流年似水,奔流不回。攀枝花城市全景 王东摄这一年,尽管经历了不安与彷徨,颠簸与起伏,但我们仍然心向阳光,脚步坚定,最终迈过了这片时间的海。
攀枝花城区全景 王东摄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7月30日,《攀枝花市发放托育补贴券实施办法(试行)》印发,明确从2024年9月1日起,在攀枝花市符合条件的普惠托育机构(含招收2至3岁幼儿的幼儿园)入托的0至3岁婴幼儿,将按照200元/人/月的标准发放托育补贴券,政策试行期为一年。
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1月24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攀枝花市统计局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攀枝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3.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全市经济总体稳定向好、稳中有进。攀枝花城市全景 王东摄具体来看,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
12月14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今冬最高级别寒潮橙色预警,预计12月14日至17日,我国大部地区将先后降温8至12摄氏度,最南直抵海南岛,南北方气温都将大面积刷新今冬以来新低。12月16日全国寒潮进程图,攀枝花位于寒潮的分界线 图据@中国天气。
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1月31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攀枝花市委副书记、市长范继跃,代表市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会议现场 王东 摄2023年,是攀枝花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起步之年。
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2021年以来,四川攀枝花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6%以上,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水质排名稳居全省第一、全国前30位;2023年1至11月,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7%,全省排名第三;森林覆盖率全省第2名。
“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四川最南端的攀枝花市,正盛开着火红的攀枝花。这座繁华的现代都市,也如花一样,绽放在祖国的西南腹地。曾经,这里是“地无一里平”的荒凉之地;而今,这里是百里钢城、康养胜地。沧桑巨变,源于三线建设、成于改革开放。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近日,攀枝花召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启动大会,《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出炉,将通过创新探索和先行先试,为全省实现共同富裕探索路径、创造经验、提供样本。
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7月23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攀枝花市统计局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上半年,攀枝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5.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川观新闻记者 兰楠 川观新闻·攀枝花观察 韩嘉伟12月1日,由国家气候中心、四川省气象局、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发展大会在攀枝花举行。大会现场启动了“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典范城市”示范行动,发布了《建设中国气候宜居城市 做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城市》倡议。
阳光花城一一四川攀枝花,最适合养老。不仅冬天阳光充足,而且攀枝花水果种类繁多,都是本地产的。芒果、枇杷、石榴、桂圆、草莓、杨梅、香蕉、火龙果…,太多了,味道超好。冬天还比较干燥,没有大多数南方城市的潮湿。还有一点,房价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