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是陈友谅的百艘战舰及其号称60万的大军,下游则是朱元璋逊色不少的小船队及其号称20万的大军。朱元璋借机不无感慨地道出了陈友谅失败的原因: “ 陈氏之败, 非无勇将健卒, 由其上下骄矜, 法令纵驰, 不能坚忍, 恃众寡谋, 故至于此。”
钱塘圣子说:今天我们要介绍的陈友谅是一个真正的枭雄。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了他原来的老板,徐寿辉。当时徐寿辉的地盘很小,只有黄州和浠水这一片地方,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领军元帅,此时一个人参加了他的队伍,此人相貌不凡,写得一手好字,正是陈友谅。
说起陈友谅这个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他是元末明初时期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朱元璋一生中鲜有的强敌之一。虽然最后陈友谅还是被朱元璋打败,但这个人的实力却也是不容小觑的。那么,这个陈友谅究竟有多厉害呢?
当时徐寿辉手下有四大金刚,分别是太师邹普胜、元帅倪文俊、将军赵普胜和傅友德,邹普胜是黄州府麻城县邹家岗人,少年以打铁为生,后成为一位玄学道人,善卜天机,精通阴阳八卦,在当时也算是世外高人了,很有煽动力,当全国范围内都在爆发农民起义时,邹普胜加入了徐寿辉的红巾军,并担任军师一职,倪
60、70、80后的朋友们都对陈友谅应该有一定的耳闻印象,但这个印象大多都来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奸险之徒陈友谅。影视中的陈友谅金庸先生在对《倚天屠龙记》中陈友谅的出身并没有详细的交待,从小说中我们可以捋出这样一个顺序。
要说朱元璋最怕的对手莫过于陈友谅了,从一个无名小卒成为一代枭雄,陈友谅的起义事业可不简单,在起义的过程中,陈友谅向来是以心狠手辣出名,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鲜血,就连朱元璋都惧怕他,陈友谅到底是如何登上帝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