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洋航海历史上永远镌刻着她们的看似窈窕但又特别硬朗的名字:广州远洋第一条万吨轮“辽阳”号16名女海员团队:1.焦湘兰,2.王亚夫,3.路凤英,4.郑邦翠,5.傅玉仙,6.李X英,7.赵兰娣,8.陈美云、9.陈如贞,10.杨丽玲、11.凌惠琴,12.顾亚娟、13.林望梅、14.孙XX、15.李锦玉,16.方锦江…
原标题:中国首位远洋公务船女船长詹春珮:逐梦“深蓝”前路漫漫亦灿灿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亚菲/ 人物小传 /詹春珮,中国第一位远洋公务船女船长。1990年12月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市,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现任上海海事局东海海巡执法总队“海巡01”轮船长。
遭遇过走私船的冲撞、体味过马航失联客机MH370搜寻的无奈、经历过反扣船冒险营救幸存者的惊险、体验过“桑吉”轮燃爆应急处置……10年来,90后詹春珮跟随“海巡01”轮巡东海、穿南海、越赤道,多次参与海上搜救,航迹年均可绕地球一圈。
船员在船上生活着太枯燥乏味,那就没事找事,总能让船员们为之一笑,为之感叹寂寞惹的祸。以前我很忌讳女性上船当船员,后来,公司开始一艘船上安排一个女船员,我发现船上男船员的生活作息变得越来越好了,再到后来,我因缘分好,又遇上了两个女船员在船的经历。
长江口江水滔滔,接天连海、广阔无际;船来船往、百舸争流,一派繁忙景象。5000吨级、长达128.6米的“海巡01”轮像一位昂首挺胸的战士,日夜巡航值守,常年为长江口航经船舶护航。“海巡01”是我国第一艘兼具海事监管和救助功能的大型巡航救助船。
从古至今,航海一直都是男人们的专利。女人想要进入海洋世界,似乎比登天还难。因为,女人上船通常被认为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然而,这种封建迷信思想并未彻底阻断新时代女性勇敢追求自己梦想的脚步。1933年9月10日,孔庆芬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的邮政家庭。
中工网记者 李新媛星子高悬在深海上空,就像深蓝色的天鹅绒布上镶嵌着的一颗颗水晶。当用望远镜细看这些闪闪发光的“水晶”时,就会发现它们姿态各异、颜色不同,共同构成了一幅惊艳的星空图。这是每次返航回来的时候,詹春珮感到最放松和惬意的时刻。
待在自己的房间里,瞭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看着甲板上兄弟们认真敲锈的模样,深海航行期间船上的生活真的是略显一丝的清闲,也就在此刻,我房间里面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不敢有任何的犹豫,我第一时间拿起来进行了接听,是船长打过来的,只听见船长特别平静地说道“兄弟,麻烦你现在来驾驶台一趟”,听到船长的这句话之后,刚好自己也无聊,便第一时间来到了驾驶台上面,此刻刚好是女二副的值班时间段,来到驾驶台之后看着船长站在海图桌前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女二副虽然在雷达屏幕旁边认真地值着班,但是似乎心情特别不好,本来很外向的她此刻似乎特别不像她平时的表现,一动不动站在原地嘟着嘴,模样是那么的难堪,看到我上来之后,船长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并说道“兄弟,你过来一下”!
感受着新来的女三管轮自带优越感的霸道行为,说实话我当时真的特别无奈,作为跟船的船东代表,这件事我理应该进行干预,但是女三管轮的行为的确影响了其他人的正常休息,是一件特别不礼貌的行为,更为无奈的是女三管轮是公司总部的员工又是女船东代表的闺蜜,再加上年纪比我大,似乎也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站在驾驶台里面,感受着女三副和女实习生小静两个人情绪激动而又极其委屈的模样,还没有等我想好如何安慰她们呢,只见女三副再一次把这摞航海资料塞进了我的怀里并说道“哥,反正事情我们已经给你汇报了,至于怎么处理你看着办吧!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赵晖 朱丽媛 戚建祥 记者 陈素萍“我喜欢长河落日圆的宏阔气势,喜欢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盛景……”结束了7个月的海上航行,近日,“00后”女海员刘晴回到母校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向学弟学妹们传授心得。 今年21岁的刘晴是该校2023届航海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奋斗是中国青年最鲜明的标识。今时,上海海事局“90后”姑娘詹春珮,刚毅果敢、智勇兼修,冲破人们对船长形象的刻板印象,意气风发地闯进了航海这一传统上男性主导的领域。她怀揣爱国爱民之情,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征程中奉献青春、实现人生价值。她说:“限制女性的不是航海,是观念。
她是生于浙江诸暨的90后,小时候没有接触过大海。2013年从上海海事大学航海专业毕业,入职上海海事局后,因为觉得海事工作有价值,带着不服输的精神,她一次次乘风破浪、迎难而上,拯救生命、捍卫祖国海洋权益,也在一次次历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