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公元227年,诸葛亮为了完成先主刘备“兴复汉室”之遗志,在平定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之后,决定出师北伐,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刘禅,言辞恳切、情深意切,劝谏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汉桓帝与汉灵帝最让士大夫痛恨的就是开启党锢之祸,所谓的党锢之祸指的是用结党的罪名来打击士大夫阶层,只要被扣上结党的罪名,是终身不能参政的,这个罪名最可怕,尤其是门阀世家最痛恨,本来其家族世代可以做官,一旦被扣上结党的罪名,再也当不上官了,其家族就会走向没落。
主讲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首席讲解员李志在汉昭烈庙北壁东西两侧,分别镌刻着大名鼎鼎的草书石刻《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公元227年,诸葛亮南中平叛告捷,解除了蜀国的后顾之忧,于是统帅大军北驻汉中准备开始“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北伐战争。临行前,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上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