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融行业不断发展,银行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多元的金融服务,人均持有银行卡的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很多用户却并不知道,常年不用的银行卡(也被称作“睡眠账户”),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01睡眠账户有哪些潜在风险?
“卡包里塞了十几张银行卡,常用的也就那三四张,有些好几年都没拿出来了。”在南京建邺区工作的市民丁女士说。 针对持卡人长期不用且零余额的“闲置”银行卡,近日,多家银行启动新一轮“清卡”行动。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发布公告称,将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提示工作。个人用户如果收到了该行的提醒通知,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或任一网点办理“沉睡账户”的查询及相关业务。什么是“沉睡账户”?“沉睡账户”有啥风险?如何唤醒“沉睡账户”?里面的余额怎么办?
近期,有不少读者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提示,提醒其关注名下“沉睡账户”的情况,并及时处理。什么是“沉睡账户”?如何处理自己的“沉睡账户”?去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启动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持续一年,由各银行机构对“沉睡账户”持有人进行提醒和通知。
记者梳理后发现,银行信用卡清卡行动正在全面加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建行、招行、平安、民生、浦发、兴业、中国银行等30余家商业银行陆续发布通知,将对长期睡眠的信用卡开展账户安全管理等工作,主要是停用或销卡。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 实习生 鲁钦轲)你是否钱包鼓鼓被各种银行卡塞满,常用的却没几张?又或者进入移动支付时代,实体卡已经被束之高阁,自己都不记得哪张卡里还有余额?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在一系列监管新规和“断卡”行动之下,商业银行发卡已告别了高增长时代,今年一季度银行卡增速放缓,而信用卡延续了去年四季度“滑坡”。同时,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将对银行卡睡眠账户进行清理,对发卡流程进一步规范。
■本报记者 郝飞最近,在某购物网站购买电子产品支付时,刘女士在付款界面发现使用盛京银行的卡付款有一定的优惠,于是她将经常使用的银行卡内余额转账至盛京银行付款。多次输入支付密码后,付款并未成功。于是刘女士联系了该行客服,得知因该卡片长期未使用,该行已对部分功能进行限制。
11月21日,恒丰银行发布公告称,即日起至2024年10月15日,该行对“沉睡账户”集中开展差别化方式触达,若客户收到该行提醒提示通知,可根据自身银行账户开立情况,办理“沉睡账户”的查询、资金提取、注销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