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里的中国》选取传世文献、考古发掘和民间信仰中最能代表中国的100多个符号,如龙、凤、鸿蒙、祝融、太极图、八卦图、河图洛书、三星堆“太阳—神鸟—神人—神树”等,分为祥瑞、守护、神圣、人文四辑,对每个符号的生成过程、发展流变、现今影响、寓意与应用作了细致的考辨,辅以近300幅彩图,将文化中国的来龙去脉与核心精神娓娓道来。
安徽博物院为配合4月20日开展的“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向观众更好普及三星堆知识,揭开古蜀文化的神秘面纱,4月15日、16日,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遗址区八号坑“坑主”赵昊老师做客安徽文博讲堂,为大家带来两场《古蜀迷雾——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主题讲座。
入坑吧!三星堆文创新品“出土”!想要一探究竟?来,这就跟随小编走一趟三星堆~这个墨绿色的“宝盒”就是入口了!“扭身跪坐人像”的正面与背面,各自构成一个把手,轻轻转动时光之轮,直至三星堆的地理坐标——30°N,104°E。
3月29日下午,“名人大讲堂”2021年第一讲在崇州的“华阳国志馆”举办。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汪启明,带来了主题为“一等才子一等书 跟着常璩学蜀史”的讲座,与现场观众一起探寻东晋史学家常璩(约291年~约361年)与其代表著作《华阳国志》的故事。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近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由三星堆博物馆主编的珍藏版立体书《神秘三星堆》在北京图书大厦举办首发仪式。同时,配合本书首发的沉浸式创新亲子活动“历史奇妙游之探秘三星堆”也正式启动。
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最神秘的那颗星辰。2020年,考古工作者重启对三星堆遗址的深入调查、勘探与发掘,新发现6个“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