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我们师门很讲究对《伤寒论》的背诵,一代伤寒临床大家胡希恕先生19岁开始念《伤寒》,晚年80多岁讲课时对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条文依旧能够脱口而出、信手拈来,咱们师父在讲课时也是如此,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背会它。
诵明书院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与大家分享肖相如老师的弟子徐艳背诵《伤寒论》的“诀窍”。无数事实证明,无数名老中医强调,学好中医,必背伤寒,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肖相如老师的弟子徐艳做到了,而且倒背如流!她的背诵方法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河南经方医药中心(原河南经方医药研究院)承办单位:河南经方医药中心仲景学院/仲景学府郑东河南经方医药中心中医(综合)诊所河南经方医药中心仲景学术研究中心郑州市基层中医特色疗法王付工作室一、王付教授门诊经方处方大数据库在数量质量上位居全国中医药学界之首位。
伤寒论最主要的398条,分布在了10篇文章的六经辩证篇中。那么,如何按顺序记忆每一篇都有多少条文呢?请大家想像一个故事:在一辆三轮车上,中间插着一面旧旗,后面跟着一个工人,工人正在用力地拉着一辆明亮的巴士,巴士上走下来一个棒球,棒球打碎了一只眼镜,打碎的眼镜落在了师傅身上。
尝试去背伤寒论条文,别无他因,一则让自己更熟悉伤寒论,二则更能让自己细研条文中的含义,三则能让自己在背诵中提高自己的领悟并更能好好的运用,再则看自己到底能够花多长时间能够背下398条,当然是仅仅背诵,不是倒背如流的那种。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做为中医四大经典的《伤寒论》有很多人进行过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420多位历代中医大家对其做过注疏。其中,尤其是在宋代形成后世所谓之“宋本”以后。所谓的“宋本”或者“宋版”伤寒论,也就是由宋臣林亿等人所编纂的版本。
《伤寒论》按顺序共398个小节,大的记忆框架就是每次记忆一条,分398次记忆,再合理安排复习。这样记忆是为了将《伤寒论》进行切割,如果是一次记忆398条,难度太大,所需时间也会太长,但是如果一天背十条,我们40天就可以完成第一轮的记忆。
398、伤寒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这段条文是说病家生病以后脉象已经没问题了,但是下午的时候会有些心烦,这是因为身体刚刚痊愈,太阴脾胃的消化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饮食过度,从而出现了消化不良,因此才微烦的,也不用特殊治疗,减少饮食量、注意饮食清淡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