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2月8日讯 细数唐朝诗人寿命,神童王勃27岁,诗鬼李贺27岁,李商隐46岁,孟浩然52岁,杜甫59岁,王维61岁,李白62岁,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70岁确实很难,毕竟唐朝的人均寿命也不过才55岁。然而有一位诗人贺知章,活到了86岁的高龄。
当年,一场科举考试结束,出了考场,一位考生仰天感叹:完了完了,主考官就要死了。戴建业在课堂上说起李白:在唐代,自我感觉最好的一个人就是李白,他老人家牛的很,总觉得自己有股子仙气,他其实是个挺搞笑的人,在四十岁那年接到了唐玄宗的诏书召他进京:“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诗杰—王勃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初唐四杰”之首。其诗慷慨激越,意境开阔,独具一格,被誉为“诗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我又说《长安十二时辰》了。剧中有个白发皓首,走路颤颤巍巍却几次力挽狂澜的老者“何监”,还有印象吗?这个老者的原型,就是贺知章。贺知章不仅是著名的诗人,还是大唐的高官,当时,他任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人称“贺监”。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人人仰慕。
他先是在书院参与编书,后来,任过一系列的高阶职位,比如礼部侍郎、工部侍郎,还当过太子的老师,太子宾客,也任过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有“贺监”一称,仕途比较顺达。在礼部工作期间,贺知章干过一件有意思的事。当时,唐玄宗的兄长申王病逝,按照礼法,办理丧礼需要挑选“挽郎”。由于当挽郎有好处,能为未来发展铺路,一时王公贵族子弟争着抢着入选,但贺知章没把握好这个事,弄出一个“取舍不平”的事件。
贺知章的一生顺风顺水,他不拘细行,却暗自有度。他喜好交游,上自公卿、下自百姓;他饮酒、谈诗文、参禅论道,不涉政治、不求利益、不拉帮结派。他提携后进,善识人才,亦与王昌龄、严挺之、李邕、颜真卿的父亲颜惟贞等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