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部中华史,历史中的事件兴亡起落,变幻莫测,比如商鞅变法,焚书坑儒,安史之乱,王安石变法,满清入关,鸦片战争等等,有的事成,有的事败,有的惊心动魄,有的平淡无奇,有的青史留名,有的转眼成空,但实际上背后都蕴含着价值和理念,总体上儒家思想有无强弱左右历史进程。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权臣、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曹操于建安年间权倾天下,在世时官至司空、大将军,自任丞相,爵至魏王,谥号武王。
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至今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篇小说之一。在民间传说,曹操的功绩与名声可以说与秦始皇和唐朝多位皇帝相媲美,但是百姓们大多喜欢从书籍中巩固自己的刻板印象,以至于曹操变成了一个奸臣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