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一季度金融数据12日出炉,货币供应量、新增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等均保持稳定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广义货币(M2)总量突破30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3月末,中国M2余额已升至304.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研究员 钮文新在长期流动性取代短期流动性的过程中,两者并非1比1的替代关系,而很可能是1比3、1比4、甚至1比5、1比6的关系,就是说,1元长期流动性注入,可能取代数元短期流动性,这取决于长期流动性的期限有多长,同时也取决于短期流动性有多短。
10月14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上行。截至收盘,沪指涨2.07%,深证成指涨2.65%,创业板指涨2.6%。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超5000只,总成交额超1.64万亿元。这是财政部四季度增量政策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
广义货币(M2)增速继续回升,显示稳增长力度明显加大;狭义货币(M1)增速跌幅收窄,为今年来首次;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企稳;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中国人民银行11月11日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出实体经济、流动性环境正在出现积极变化。
每经编辑:黄胜中国人民银行今天(11月11日)公布,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309.71万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上月末高0.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狭义货币(M1)余额63.34万亿元,同比下降6.1%。前十个月净投放现金9003亿元。
财联社1月14日讯(记者 王宏)央行今日公布2024年12月金融数据,M2同比增长7.3%,增速回升。专家表示,财政支出加快以及银行向非银金融机构融资增加推高了M2增速。M1同比下降1.4%,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
(本文作者李超,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24年9月金融数据中,信贷、社融、M1的特征与前几个月较为相近,虽然9月末政策边际转向,但资金尚未落地,尤其是财政等需求端政策仍不确定,企业盈利及企业家投资信心仍待修复,信用载体不足的情况下,9月总体信贷投放仍然偏弱。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马子卿1月14日,人民银行披露2024年1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82万亿元,同比增长13%。
10月14日,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1%;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5.6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68万亿元,9月末的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10月14日,央行发布9月金融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6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68万亿元;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73 万亿元。具体到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
每经编辑:马子卿| 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NO.1 我国去年末M2余额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1月14日,央行发布《202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
近期,市场对于M2总量突破300万亿元关注度升温。4月12日,央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4.80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余额68.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
最新金融数据出炉,折射出金融市场新变化。中国人民银行10月14日披露的金融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6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68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14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9.4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8%。狭义货币(M1)余额6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3月2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苏社、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近期投资、财政、金融有关数据及政策情况,并答记者问。央行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4年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85.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13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1.9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1%。狭义货币(M1)余额65.09万亿元,同比下降3.7%。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