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顾玉杰 王健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A组记者 王锦春 徐启峰 邱一帆/文 段九君/图雄伟的“水上立交”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9月23日、24日,“豫货出海 周向世界”采访组一行来到江苏省淮安市。
本报记者 李昊因水而兴,地处“燕赵江楚之冲,秦晋淮泗之道”;三川交汇,坐拥沙颍河通江达海黄金水道。这就是有着“河南第一大港”之称的周口港。从百废待兴的老码头到全省唯一年货物吞吐量达3305万吨的内河港口,周口港近年来以惊人的速度跳跃式发展,成为河南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你知道河南是内陆省份,你可知道河南也有通江达海的港口,周口港是河南省最大的港口,信阳淮滨港能排到河南省的第二,距离大海最近的永城也有一个通江达海的港口叫永城港,港口建设也有十多年时间了,现在距离通航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河南省并不沿海,是一个标准的内陆省份。河南省境内河流很多,特别是黄河最为出名,家喻户晓。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黄河是地上河、水量小、基本不通航,有些年份甚至出现春季断流。因此,河南人对港口好像普遍比较陌生。其实,河南省对水运还是挺重视的,也已经建设了不少的港口。
不论是“吞洪镇潮”的小铁牛、盛极一时的荷花市场,还是通江达海的周口港、移步换景的“桥梁博物馆”,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人们所魂牵梦萦着,共同构建起“人文周口”的精神家园。周口中心港 以港兴城 大有可为。
周口港船舶往来,汽笛声声。周口,这座豫东重镇,历经岁月沉淀,承载着骄傲与梦想,正以“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风采,神采奕奕挺立于人们面前;内陆变沿海,黄土拥抱深蓝,周口港满载“豫货出海口”“海货入豫口”的远大志向,巨轮扬帆驶向广阔的未来。从沉寂到复兴。因势利导建起现代港城。周口,史称“周家口”,即“周家渡口”“周家埠口”,因水而生、依港而兴。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付艳波沙颍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坐落在沙颍河畔的周口港沈丘港区,是河南再造“黄金水道”、通江达海的“桥头堡”。随着“两河两港”项目建设,周口港沈丘港区重新焕发活力和生机。3月中旬,在周口港•沈丘港区刘集作业区码头,抓料机正在进行铁矿粉接卸作业。
周口原名周家口,因航运得名,沙河、颍河、贾鲁河在此交汇,穿城而过,至省界89公里航道常年通航,经淮河,入长江,通大海,成为河南省一条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近年来,周口中心港相继开通了至太仓港、淮安港、上海港等6条集装箱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