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没有任何尽头与希望,有画画的手艺与爱好,于是就照死里画,这是最后的机会,画过无数的毛主席像,无数的宣传画,无数的骨灰盒装饰画,连环画,有“农村苏里科夫”绰号,偷鸡摸狗,粗口打架,把酒言欢都是生猛的没少干,原始生长,他非常欣赏梵高早期的一张油画一个小混蛋站在海边,脸都没有画一笔抹掉了,裤子松松垮垮,鞋又大又歪,在他自己想必时时会回忆一个站在田埂的少年,一个没有什么面目的小混蛋,自己哪里来的面目。
非常绕口的题目,一连用了四个关键词 - 摄影。有段时间以来,有些人一直在纠结什么是拍照,什么是摄影;“在重要的世界摄影舞台,我常为东瀛小国的摄影深度所震撼。我不妒嫉沃霍尔与杜尚,但难以遏制对日本人的妒嫉:此事非关民族的虚荣与自尊:我们的体育、电影、前卫艺术早已“走向世界”,然而在“世界摄影”中,虽然常会出现西方摄影家镜头下的“旧中国”或“新中国”,但恕我直言:罕见,或根本看不见中国摄影家。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摄影的觉醒,应是人的觉醒,我看见,中国的无数表象与隐秘,尚在摄影机前沉睡。”
最近,著名画家陈丹青在网上有一个观点,可能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尤其是对年轻人,也许为青年成才提供了另一种思路!陈丹青说:人的成长实际不靠知识,也许有人会误以为我的学历很高,其实我的真实学历只是小学毕业。
陈丹青表示,网上的年轻人看上去很凶,实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话语权的缘故。在一些社会现实问题上,他们看上去很凶,有自己独立的主张,但面对这类主张,别人只要沉默以对就行了,实际上是无法本质上推进事态的。
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陈丹青在一次访谈中表示:他在当今社会之中看到的更多是一种共性,年轻人们由于生活的高度统一性,尤其是发达的网络生活,导致一些流行语、文化现象都在年轻人群体当中形成了风潮,这个时代在快速“消灭”那些有个性的人,这是种可怕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