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能够存留,不仅在南方逃难的地方,也在北方五胡占领的敌后。你要靠坞堡,几尺厚的城墙是保不住中国文化的,靠的是礼法和律法。佛道两教和儒家的关系是在东汉开始三角形的共同依存。儒家占领了一大片人间的事情,天上地下的事情就够佛家和道家去管理去了,而道教本来就有一些散漫的原则。
中元节是道教三元节之一,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它的基本理论与方术与此前中国古代的神秘思想和巫术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像东王公西王母信仰、泰山治鬼的信仰、社神信仰这些道教产生之前就存在的民间信仰,后来都被纳入道教。
石窟寺是指在河畔山崖开凿的洞窟寺庙,里面供奉有宗教造像或者宗教故事的壁画,中国的石窟寺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流行起来的,中国开始开凿石窟寺的年代约为公元三世纪,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其最盛行时期,其最晚可到十六世纪,是佛教建筑形式的一种。
“三教合一论”在明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朱元璋对儒、释、道三教的作用都有着较深的认识,对儒、释、道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他认为三教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在其三教合一的政策体系内,他以儒教为主,以佛、道二教为辅,将三教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之共为封建统治服务。
【摘要】元话语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出发点,从文化信仰、文化理念、文化仪式、文化符号、文化产品五大文化维度,科学探索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生成机理,建立具有稳定文化系统结构的“中国文化五元话语体系”,这有助于为讲好中国故事建立一个清晰明确的文化中国信息结构和修辞框架,有助于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开放的中国话语系统,有助于为国际民众读懂中国打开“文化之门”“思想之窗”,系统彰显中国文化的格局与气度。
阅读的乐趣一直萦绕在中国人的古今生活中,因为中华民族是善学的民族,自古有崇尚读书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从不缺乏创新的心理定势和传统,从传统儒学到两汉经学,再到宋明理学,儒释道三教合一,中国文化兼容并包,多元一体,具有优异的价值整合能力,处处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维新”意识。
专家学者交流发言。 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中新网台州7月4日电(傅飞扬)7月4日,2023上海·台州周“和合文化百场讲坛走进上海”在上音歌剧院·管弦乐排演厅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寻中国音乐与和合文化的共鸣之美。
《从天书时代到古文运动——北宋前期的政治过程》,张维玲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10月版,356页,58.00元经历了唐末五代的长期战乱,赵宋统治者精思积虑,制定了稳定统治和社会的详密措施,“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追求由乱而治的“太平盛世”成为统治者长久的政治目标。
■王京生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