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时间回到1971年,在那一年里,为了赶上火星的窗口期,当时世界上仅有两个对火星有能力探索的国家,美苏两个分别发送火星探测器。不同的是,在这次的火星之旅中,苏联拥有比美国更大的野心,因为美国只是发射一艘火星轨道探测器水手9号,在火星的上空进行一些科学研究。
科技日报北京1月18日电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7日报道,法国科学家创建了一个基于地球海洋和大气层的模型,并修改相关参数应用于火星环境分析。他们据此得出结论称,30亿年前火星上或存在一个液态海洋。
科学家相信,很久以前,火星并不是如今寒冷荒凉的样子。那时,河流雕刻着峡谷,湖泊填满了陨石坑,而磁场可能阻挡着太空辐射,防止其侵蚀大气中的水分。主流理论认为,随着火星内部冷却,它的磁场消失了,结束了这一温暖潮湿的时期——那时的行星可能拥有生命。
地球有两个邻居,一个是金星,一个是火星,都是宜居星球。理论上讲,只要是在宜居地带,就有可能进化成生态星球和生命。然而人类离开地球后,分别探索金星和火星,却发现它们是炼狱星球和沙漠星球,没有任何生命。相对来说,火星的环境要比金星好得多,所以科学家们重点关注火星。
就在前一段时间,NASA那边又放出来一张火星地表的照片,声称上面有什么火星古代的象形文字石刻,而这张照片是在一个火星遗迹上找到的,甚至有的网友坚信这些文字就是火星曾经存在大量智慧生命的证据,而很多人甚至认为,火星古代的文明很有可能是被一场核战争摧毁的,别说队长看完了都快信了,所以跟大家分享这个故事,至于是不是真的,大家就自行判断吧,在这之前,在点赞的位置长按3秒钟,以兹鼓励吧,谢谢各位了。
据报道,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地球科学》月刊上,科学家们刊登了一篇关于火星上山谷的研究报告,通过报告显示,一些数据表明,火星上或许并不曾存在过液态水,而那些被认为是由液态水流淌而形成的山谷,则很可能是因为冰川作用形成的。
提到火星,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颗红色星球,不过,却鲜少有人知道,火星一开始也不是红色的,只不过后来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故后,才让火星变成了今天的模样,那么,这场变故究竟是什么呢?近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给出了答案。
参考文献[1] Sagan, C. . The long winter model of Martian biology: A speculation. Icarus, 15. Making humans amulti-planetary species. New Space,
除了为人类探测火星带来阻碍,火星尘暴可能还是使这个曾经潮湿的星球失去水分的罪魁祸首之一。不过,Stone补充道,对于这种由尘暴驱动的毁灭在火星上运行了多长时间还处于猜测阶段,它可能是近期发生的,也可能是数十亿年前火星干涸的关键。
1877年,在火星大冲(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纷纷拿起望远镜观测这颗红色的星球。为了绘制一张精准的火星地图,意大利天文学家乔范尼·夏帕雷利也把握了这次机会,进行了认真的观测。他意外发现,火星表面遍布着一些纵横交错的条纹,马上向世人宣布了这一发现。
& Englert, P. A. J. . Distribution of hydrogen in the near surface of Mars: Evidence for subsurface ice deposits. Science, 297, 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