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之道,当如豆腐,方正洁白,可荤可素。豆腐,是我国先民发明的美食,注意不是韩国。它的发明过程,据传和黑火药差不多,是淮南王刘安手下炼丹的道士,把黄豆、卤水什么的,放在炉子里烧啊烧,砰地一声,仙丹没炼成,反而弄出来一堆白花花的豆腐来。
在传统认知中,“吃豆腐”就是轻薄人的意思,可是,鲜有人知的,它还有一层“占便宜”的意思。第一个典故是这样的,相传,长安街头有许多卖豆腐的小店,因为制作豆腐需要经过拉磨、滤渣等一系列繁琐的过程,所以,这种小店一般都是夫妻两合伙经营。
吃豆腐这个词,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两面词,民间俚语的颜色,你喜欢我们通常说吃豆腐啊,这不是我们通常吃白豆腐哈,豆制品指的是男人利用女人的意思。据说淮南王刘安在汉代发明了豆腐,一出现就成了人们流行的食物。他说,长安街上有一对夫妇开了一家豆腐店。丈夫工作很努力。
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到了夏季,男人占女人便宜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现在,人们常常用“吃豆腐”一词来表示占女生的便宜,也许你会认为这个次是近代的词,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吃豆腐”一词在很遥远的古代便诞生了。
西汉刘向在《列女传》里,写过一个“秋胡戏妻”的故事。秋胡原是鲁国人,结婚没几天就离家外出谋生去了。多年以后,已经做了官的秋胡回归故里。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看到一位采桑的美妇。于是,缺德的公务员开始了调戏民女的把戏。他告诉那女人,“力桑不如逢国卿”。意思是说,采桑养蚕不如嫁个做大官的。
关于“吃豆腐”坊间有许多说法,一般是指占别人便宜的意思。此外还指开玩笑;旧时丧家准备的饭菜中有豆腐,所以去丧家吊唁吃饭叫吃豆腐,也叫吃豆腐饭。有些人为了填饱自己的肚皮,经常厚着脸皮去蹭饭吃,时间久了,“吃豆腐”便有了占便宜的意思。
说起豆腐,这可是既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又经济实惠,易于消化的一种食物,深受国人喜爱。不仅如此,传统的中医还认为,经常吃豆腐,有益中和气、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消渴解酒等功效,还可以防治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
我们有时候会听人说:“谁谁吃某人的豆腐了。”这里的“吃豆腐”可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吃豆腐。“吃豆腐”这个词现在多用来形容调戏妇女,男人占女人便宜的意思。这不是一个形容正人君子的词,也不是特别形容那种罪大恶极的词,它更像是形容一个市井小民,其中多少带有一种油滑腔调。
汉朝,长安街上有个夫妻开的豆腐店,老板娘生得漂亮,风情万种,人称”豆腐西施”。为招徕顾客,难免有卖弄风情之举,引得周围男人老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趁付铜板时摸摸老板娘的纤手等。后来,”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