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东阳马生”青年研学之旅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启动,来自东阳市各镇乡街道、国有企业、广厦大学青年研学小组的120名“东阳马生”青年代表,一同参与了内容丰富的“循足迹、悟真理”红色研学宣传教育活动。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 诵读:康爸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读红一个人,叫响一座城。如1987年10月第2版高中《语文》第三册、1995年6月第2版的高中《语文》第四册乃至2002年12 月第1版初中《语文》第六册:一是删去了原作学有所成的文字:“今虽耄老,未有所成,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在过于余者乎?”
其二是宋濂,宋濂是“浙东四先生”之一,也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更是《元史》的主要撰稿人。宋濂曾写过一篇《送东阳马生序》,这篇劝学名文被广大中学生熟知,实际上,历史上的宋濂是一个认真而又悲情的人物,读懂了他,才能理解他写《送东阳马生序》时的心情。
中新网金华4月8日电 (张斌)“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明代开国名臣宋濂或许想不到,六百多年后,他的《送东阳马生序》不仅被选入课本,还在互联网时代为当代人提供“情绪价值”,激励许多学子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