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在法国向纳粹德国投降时,戴高乐逃亡至英国,于6月18日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发表了《六一八宣言》,号召法国人不要放弃希望,呼吁“法国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也不会熄灭”,这也标志着“自由法国”运动的开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44年9月下旬,中国、美国、苏联和英国四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了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仔细商讨如何建立一个战后国际组织,以及细化组织中的架构职能。
1943年10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之时,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外长会议,会议上美国政府拿出了一份名为《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草案,这也是联合国“四警察”的最初设定,按罗斯福一开始设计出来的框架,联合国内只有中美英苏四个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只有四常,少的那一常就是法国。
二战落下帷幕后,美国国务卿宣布实行“马歇尔计划”,这让自视甚高的法国也不得不受制于美国,沦为美国的“小弟”之一,直到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兰西总统,这是一位极具军事才能,想要让法国重返荣光的,负责的总统,为不再重蹈二战时的覆辙,戴高乐主张要自己拥有核武器,推动工业进步,而且公开表达了一个令各国惊讶的目标,就是法国要和英国,美国同一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横扫欧洲,法国在1940年6月17日向国民宣布放弃抵抗,同时向德国发出停战请求,德法两国在6月21日开始停战谈判,22日签订停战协定,其中明确规定了法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德国占领区,另一部分为德国扶植的傀儡政府。
1940年6月,随着残余的33万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退往英国,预示着法国已彻底失去了抵抗能力,与其在一战中两国抗衡长达4年相比,6周就选择了投降,与其说是法国太弱,还不如说德国太强,尤其是“闪击战”和曼帅的进攻计划堪称完美。
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发展与合作,同时为推进各国在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下设安全理事会,以美、苏、英、中、法四国组成机构核心,即常任理事国,“大国一致”原则的确立更是让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和平年代拥有了能影响世界局势的重要地位。
“法兰西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当“二战”初期所有的法国将领都要求停战求和时,只有临时性准将军衔的戴高乐将军这样说道。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在西线发动进攻后,号称“欧洲最有力量的军事大国”法国一触即溃。
戴高乐拯救法国却被法国抛弃的人提及法国历史风云人物,国人脑海中浮现最多的非拿破仑和戴高乐莫属。拿破仑戎马一生,作为法国皇帝虽仅在位十五年,法国因他,彻底根绝了封建制度。法国因他,开疆扩土威震欧洲。对法国,对欧洲,乃至世界,他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上,法国队的每一粒进球、失球可能都牵动总统的神经,因为爱丽舍宫主人深知“自己的支持率和国足战绩息息相关”。法国媒体对此做出精辟总结:不论愿意与否,共和国总统必须是国家队的“一号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