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哈佛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丽莎.蓝道尔提出的“暗宇宙”理论,就认为宇宙中存在另一个暗宇宙,并且这个暗宇宙中还可能存在着“暗生命”,她在发表在《鹦鹉螺》杂志上的文章中指出:你不会知道“暗生命”有多可爱,因为你基本上永远见不到它们。
光明日报北京9月3日电3日凌晨出版的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了一项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理论发现:科学家们利用中国和欧洲的超级计算机,采用一项全新的多重放大模拟技术,在当前标准宇宙学模型下,首次模拟出从最小的类似地球质量大小,到具有最大质量的超级星系团的暗晕内部结构的清晰图像,跨越了20个数量级。
长时间凝望无尽的黑暗,最终我们会看到什么?NASA / ESA2009年,哈勃太空望远镜“高级巡天相机”和“3号宽视野相机”小组制作了一张拼图,结合了从紫外线、可见光到红外光的所有可用数据,呈现的是一小块面积不足满月三分之一的空间区域内的影像。
当地时间7月1日,欧洲空间局的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搭乘猎鹰9号火箭升空。这台以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得命名的望远镜,在未来为期6年的任务中,将仔细观察将近一半的宇宙空间以及其中的近10亿个星系,只为回答一个问题:宇宙中的暗能量和暗物质是如何分布的?
三体迷【宇宙探秘专栏】根据标准宇宙模型,普通物质大约只占了宇宙的5%,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则大约占了其中的27%和68%。暗物质表现为引力作用,维系着星系和星系团的结构;暗能量则表现为斥力作用,主导着宇宙的膨胀。对于暗物质,人类至今对其本质仍一无所知。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太阳下山了,可不天就黑了吗?如果宇宙无限大且静止稳定的话,我们无论朝哪个方向看去,都应该能看到无数颗恒星,就算恒星距离我们再远、恒星发出的光再微弱,这么多恒星共同发出的光,难道还不能把我们夜晚的天空照亮吗?
2020年11月9日,在预印本论文网站arXiv上发表了一篇惊人的论文,科学家通过新视野号的LORRI相机拍摄的数据中发现,太阳系外的宇宙比想象中要更亮一些,这让科学家们有些懵逼,因为以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这些光线的来历!新视野号的新课题:宇宙到底有多暗?
【千字说文 之】作者:郭永秉(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千字文》第二句与“天地”对仗的是“宇宙”。探索浩瀚宇宙,是每一个热衷天文、科幻的青少年的初心梦想,也是矢志于航天事业的科学工作者的终身目标。从古文献记载来看,“宇宙”这个双音节复合词的出现,当不晚于战国时代。
关于宇宙最神秘地方一直有科学研究者发现新事物。最初是由霍金提出的“黑洞”。后面又有人研究星系三维图正紧锣密鼓地绘制中研究表明这些暗带中的神秘的分子可能是含有硅元素的碳氢化合物。早在1922年,科学家发现,宇宙的光线到达地球前会被某些物质吸收而无法观测到。
中新网12月2日电 宇宙的真空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宇宙中的星体之外,平均每立方米的空间内,还分布着数以亿计的光子和中微子,以及极少量的质子和电子,这些都是宇宙大爆炸的遗留物。此外,宇宙中还有遍布整个空间的“暗能量”,这些暗能量占据宇宙质量的约三分之二,在推动着宇宙加速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