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之人会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去寺庙拜佛,一来以证自己的诚心,二来想要在以后的生活中积累福报,三来也可以为自己的子子孙孙谋福利。但是这里要说的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地方都有相对应的规矩,寺庙也不例外。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以戒为师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教的戒(禁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僧人和僧团的,另一方面是针对在家修行者的。佛教的禁忌,是以佛教事业的兴盛和佛教的根本教义得到弘扬为目的的。
就像我说许多学佛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有同学讲电话,跟对方说要“供养”什么东西,我在一旁听了就骂,讲什么“供养”,讲把东西给了人就是了嘛,偏要用“供养”,为什么满口佛话。学佛久了以后,讲起话来就用另外一套术语,这就是学佛不通。大乘菩萨学通了的,嘴里没有这些术语。
编者按:近代以来人间佛教(或谓人生佛教)颇为流行,从太虚大师、印顺法师、星云法师到净慧法师乃至赵朴初居士等,都曾提倡人间佛教,或以其他方式践行人间佛教理念,如净慧法师提倡生活禅,创办生活禅夏令营,将禅宗推广到当代知识阶层及年轻人,影响也很深远。
作者: 二傻 大象佛学图书馆一俺小时候除了喜欢看武侠小说,还喜欢看武侠片。有个印象比较深的人物叫雷老虎,这位雷同学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以德服(hu)人,以德服(hu)人!”那具体怎么样以德服(hu)人呢?他说,“我要打到他说是自愿的!
一、利益的前面,要能想到别人,不为利益而出卖别人。二、不称己善,不宣人过,人间诸事,都如过眼云烟。三、凡事只问是非,不问利害;是非是有定律的,利害是自私的。四、不为讨便宜而侵犯别人,甚至要让别人讨一点便宜。
今天去万善寺,看到不少俗家弟子,这些信佛的俗家弟子需要遵守那些戒律呢?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教人向善利他,这10条能够做到,日常生活要培养慈悲心和同理心,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不被嗔怒的情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