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今年GDP指标为6%以上。 这一消息出乎了国内外中国媒体和评论者的意料——此前,不少声音预测今年不会公布GDP指标。 那么,今年经济的发力点在哪里?投资和消费是否有望进一步回暖?外界担忧的国内通胀或输入性通胀压力大吗?
中新经纬1月6日电 (孙庆阳)6日,由中新经纬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3财经中国V峰会·创新的力量”在线上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主旨演讲中指出,2023年是接着搞投资,还是把主要发力点转到消费上,我觉得答案已经很明确了。
文章共约2100字,预计需要7分钟左右,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疫情结束后,就常常听到“消费降级”,以及“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目前国内经济复苏并没有太大的成效,五一长假看似各地旅游业火爆,人山人海的游客遍布全国各地,可经过统计,假期结束后旅游所创造的消费不但没有上涨,反而下降了。
5月22日,央视网“人人都爱中国造”品牌助力行动联合腾讯新闻,共同推出“两会”特别策划“国计新论——经济增长新动能”线上论坛,邀请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北大南南
来源:环球时报 编者的话: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万亿元,同比增长9.3%。有专家分析称,我国整体呈现消费韧性较强、逐渐加快恢复的态势。仍需警醒的是,消费恢复的基础还不是太牢,仍存在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