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夫河北之地,东汉、曹魏、西晋时固为文化甚高区域,虽经胡族之乱,然北魏至隋,其地之汉化仍未见甚衰减之相,何以至唐玄宗文治灿烂之世,转变为一胡化地域?”
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三镇总兵力合计18.4万人,这便是安禄山反唐的资本,安禄山、史思明均为粟特胡人,也就是中国史书上所称的“昭武九姓”,这些人最早生活在河西走廊,后来匈奴崛起,征服了河西,赶走了月氏人。
十六国后赵末期,中原出现了一个争议很大的历史人物——冉闵,他曾颁布“杀胡令”,因而被许多“大汉主义”者视为民族英雄。但是他的所做所为又严重破坏了北方经济,因而被人称为“屠夫”。那么冉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中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