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是简称“沪”吗?上海的车牌开头都是“沪”,所以在意识里,上海简称“沪”更让人熟悉,不过好多人是不知道来历的。原来上海在古时候是一个小渔村,晋朝时,渔民们发明了一种打鱼的工具,叫做“扈”,后来因笔画太多,简化为“沪”。但是上海为什么又被称作“申”呢?是为了纪念“春生君”。
上海,意思是到海上去。从古到今,中国沿海城镇的名称,多用宁、静、平、安、昌、康、靖等字,比如,广东有镇海、澄海、平海、宁海、海康、海昌,福建有镇海、平海、安海、海澄,浙江有海宁、宁波、定海、镇海,江苏有镇洋、静海、海安,山东有威海、宁海、静海、靖海。
黄浦江文献中叫“春申歇”,而上海的简称“申”与战国四君子楚国丞相黄歇相关。都姓黄,黄浦江是否黄歇所修?哈,让你失望了,黄浦江是明朝叶宗行和夏元吉的“江浦合流”成果。但黄歇真是第一位有史书记载的上海地区领袖,听田兆元细讲原委。
历经6000年的发展,上海从一个东海边的小渔村逐步发展成国际大都市,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上海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 例如我们可以从上海的一些别称来追溯发生在上海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的历史文化故事。
慧眼识珠,魔都——上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祖国万里大好河山,有生之年几人可看遍?上海,简称“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