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共享经济”出现在各行各业,尤其在交通出行方便,无论是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车乃至共享汽车在很多城市都随处可见,尤其前些年的共享单车,可以说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四线城市都遍布小街小巷,甚至都已经走出国门,遍布海外小街小巷,不过共享单车目前现在降温不少,这两年,共享电动车又成为各路资本布局的市场,尤其二线城市,随处可见,那么,共享电动车为什么没人偷?
随着各家共享电单车运营企业加大工作力度,近日,记者看到,水城街头大多数共享电单车已经配备了头盔。不过,记者采访中发现,部分市民在骑行共享电单车时将头盔弃置一旁,让头盔失去了本该有的保护作用,给骑行增添了安全隐患。
今日,记者从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获悉,正是这种奇葩想法,让他俩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今年3月初,张某的电动车原装电瓶坏了,但想到更换一块电瓶要1000多元,于是他萌生了盗窃共享电动车电瓶的念头,而这一想法得到了好友陈某特的支持,他们约定3月6日晚上行动。
央广网北京12月26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任梦岩 傅蕾)进入2020年以来,不少长沙市民感觉路是越来越堵了,不是因为交通情况恶化,而是因为野蛮投放的共享电动车到处都是,城市不是堵车,是堵“电动车”,甚至还出现了大量共享电动车随意停放,影响消防车救援的情况。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李永华) 清理整顿一个月以后,长沙近40万辆共享单车去哪里了?12月22日,位于花候路和湘府东路交汇处的一空地上,《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看到,哈啰出行、青桔和美团等企业的无牌照共享电单车密密麻麻地推挤在这里。友情提示:如果是密集恐惧症患者,敬请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