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也在呈几何数的增长,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务模式有着巨大的差别及不同的法律风险,权益凭证等关键性文件由纸质形式转变为电子数据形式存在,方便的同时伴随的是,电子合同被篡改、举证借贷人违约难等现象的凸显。
微信借钱给他人,仅签订了“电子借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近日,金寨法院南溪法庭审理了一起没有纸质借条,仅有“电子借条”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2023年9月开始,孙某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詹某借款,詹某通过微信、支付宝、现金等方式陆续向孙某出借25000元。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通过第三方平台签订合同的情形越来越普遍,各电商平台相继推出电子借条功能,借贷关系层出不穷。那么,在小程序上签订的电子借条,能否作为合法有效的借款合同?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告诉你答案!案情简介江某与陈某系朋友关系,两人同为某餐饮策划管理公司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