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陆续推出多项政策扩大对外开放,外国旅客来中国旅行在入境签证、交通出行、跨境支付等方面日趋便利,来华旅客数量不断提升。据同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明阳介绍,今年4月试行入境免签的国家,平台入境机票预订热度同比增长均超过3倍。
近日,美国等众多海外用户涌入中国社交媒体,在与中国网友“对账”和交“猫税”之余,也有不少海外游客关注中国旅游。同程旅行数据显示,1月13日至1月16日,HopeGoo平台上大量海外用户搜索国内旅游相关信息,其中,酒店搜索热度环比上涨36%,机票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8%。
在我们的印象里,西方国家总是喜欢“黑”中国,美国更是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抹黑中国的视频。不仅如此,近日,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出行风险警告”里,我们中国被列为了“高风险地区”。美国出行风险警告分为四级而美国高层为什么要如此着急、吃相难看呢?
来源:澎湃新闻 7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近期国际旅游市场对中国的兴趣大幅增长,赴华航班和酒店搜索量、预定量较去年大幅增长。一些国际旅行社称,近期外国游客赴华旅游需求量是去年的四倍多。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4年出境游人数将达到1.3亿人次。另一方面,4月中旬,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超3倍。展望二季度,在优化入境支付便利、互免签证等利好措施持续释放下,旅游企业也在持续上新入境游产品,促进入境游持续复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40个小时、60个口岸、24个省份,中国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免签效应持续显现,“中国游”成为越来越多外国游客的优先选择。法国、巴西、新西兰等多国民众纷纷表示,期待今年可以来场说走就走的中国行。
原标题:持续激发“中国游”的热度(市场漫步)今年不少外国游客开启中国自由行,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美好的中国之旅:有游客畅游景点,被中国古老文化所吸引,赞叹古代中国工匠的精湛技艺;有游客熟练地使用移动支付工具,享受中国之旅的便捷高效;还有游客穿着中国传统服装,沉浸式品美食、赏美景…
近日,“老外游中国”“City不City”等字眼占据海内外各大网络媒体热搜榜单。7月15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新增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和磨憨铁路口岸3个口岸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至此,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增至37个。
央视网消息:如今,“中国游”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市场“新热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的为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
在街头学会了广场舞、被夜市里的美食征服、被路过的老奶奶热心指路,“来过都说好”的外国游客纷纷成了中国旅游的“最强嘴替”。据国家移民管理局7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中国游”火爆。
1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澎湃新闻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昨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优化入境旅游政策”,包括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等。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游”成了很多外国人的年度记忆,这个词也在“2024年中国国际传播年度热词榜”上名列前十。国家移民管理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外国人免签入境人次创新高。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
当下,入境游正火热。在海外社交媒体上输入“China Travel”,就能看到许多外国人在中国旅行的Vlog,仅在Tik Tok上,关于中国旅行的词条观看量就高达7亿。“China Travel”俨然变成了海外社交媒体的流量密码,中国的入境旅游又火爆了起来。
这个国庆假期,入境游持续火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外国游客除了喜欢深度游、小众游外,在旅游人群上也有变化,“银发游”“亲子游”等成为入境游新热潮。 “银发游”成入境游新热潮 在秦兵马俑坑遗址,记者遇到了一队6人“银发游”团,他们来自荷兰的三个家庭,年龄都在60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