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近日,记者从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获悉,在保护区陆域范围内,已建设35处5G网络基站,实现了陆域5G网络全覆盖,建设了9处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点,能够实时监测湿地水文、土壤、气象等数据,全面掌握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来源:经济日报黄河尾闾,渤海之滨,黄河裹挟着上游的泥沙滚滚而来,孕育了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流域下游生态保护和防洪减灾的重点区域,山东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铺展开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的生动画卷。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1日讯 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世界入海口城市的典型代表类型之一,近年来,东营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做好入海口生态保护修复、资源型城市转型、经济绿色发展等工作。
新华社杭州4月10日电 题:厚植沃土,绽放“繁花”——长三角何以成为营商“优选”?新华社记者唐弢、吴帅帅“一年能少跑3万多公里,省下800多个小时。”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罗逸平计算出长三角跨省办税开通后,帮她省时省力的“账”。
新华社济南8月6日电 题:从白茫茫的盐碱地到百鸟迁飞的世界自然遗产——黄河三角洲绘就生态画卷新华社记者袁敏7月26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位列其中。
黄河奔腾万里,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汇入大海,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东营考察时说:“要把保护黄河口湿地作为一项崇高事业,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发扬光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光增色。”
10月20日-23日,“绿色先行”山东媒体行活动在沿黄五市开展。10月21日,媒体行全体成员来到东营,走进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该保护区在黄河口湿地变迁、改善和系统化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中央和省级多家主流媒体参加此次活动。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0日讯 “这个数据是实时传送的,咱们现在看到的画面,就是现在保护区发生的景象,咱们看这个监控的目的,主要是及时发现保护区里破坏生态资源的违法行为。”在东营市垦利区检察院驻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检察工作站内,记者看到大屏幕上正实时传输自然保护区每个角落的数据。
当天下午,他来到黄河入海口码头、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察看黄河河道水情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情况。总书记考察的黄河三角洲,由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