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在海拔4588米的多戈拉雷达站,看似平静却随时可能出现情况,守卫在这里的官兵枕戈待旦——祖国天疆有我警惕的眼睛■本报特约记者 杨 进一路颠簸,多戈拉雷达站终于出现在记者眼前,3座雷达防风罩巍然矗立。
近日,云南某预备役步兵师以某地发生6.7级地震为背景,进行抗震救灾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部队检验了抗震救灾应急救援的综合能力。张瑞 陈新涛 李林帅摄□ 法制网通讯员 田旭辉 孟旭法制网记者 朱宁宁春回大地。
撰文| 李建文、苏延强摄影 | 刘梓培、许航川“1、2、3……30、31……”经过大力建设,雷达兵的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监制:梁启英 李华敏 编审:张超跃 潘剑锋主编:孙炳祥 责任编辑:汪尚建 刘晋臣刊期:第 1055 期 投稿邮箱:nbqjh_001@163.com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在“阳光雷达站”沐浴阳光■解放军报记者 王雁翔阳光,带来光明与温暖,为大千世界带来勃勃生机与希望。对边防军人来说,阳光,还有更多意义。在环境恶劣的边关哨所,守在祖国的边防线上,他们挺拔朴实的形象,总让人想到生命中的阳光。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空军漠河雷达站43年守护北疆空中国门,连续41年处置空情120余万批,情报合格率100%,创下了空军雷达兵情报合格率最高、连续时间最长的纪录。一年做成几十件事不容易,几十年把一件事做好更是非同寻常。
“发现不明空情!”4月下旬的一天,一阵急促的警铃声骤然响起,空军某雷达站立即转入战斗值班。雷达方舱内,操纵员夏英杰紧盯显示屏,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指挥室内,站长尹相超迅速判明情况,发出应对指令……经过密切协同和紧张操作,官兵很快捕捉目标,成功处置这起突发空情。
往期文章贝利亚处决地——莫斯科军区前总部大楼探秘 中国战斗机群,隐藏在阿尔巴尼亚深山中——贾德里空军基地探秘 微型核电站下篇——月球基地前哨站,手掌中的核电池 1953年,苏联7个元帅致函苏共中央,要求建立反导防御系统,应对新出现的核导弹袭击的危险。
环球网引用岛内绿媒报道,负责监控台湾岛东部海域、隶属于台海军“海洋监侦指挥部”的“加路兰雷达站”传出营区内有官兵不但肆无忌惮喝酒玩乐,还把酒瓶随手丢到营区围墙外,导致墙外酒瓶成堆,甚至连战备用的伪装网也随意丢弃在营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