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健委网站据北京市卫健委网站消息,为帮助和指导处于恢复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自我健康管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如您感染新冠病毒并处于恢复阶段,请认真阅读本指引并参照执行,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刘颖琪)“发烧、浑身酸痛的症状消失后,还是闻不到味道,喝醋都感觉没有酸味,我这是咋了?”近期多位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反应,感染康复后出现味觉、嗅觉减退的症状,有人2-3天自动恢复了,但有人已经持续了近一周。
(本文由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导读转眼间,秋天到了,换季的时候感冒容易多发。你有没有发现,人在感冒时,嗅觉的灵敏度降低了,所有的气味都好像闻不见了,味觉的敏感度有时也会减弱,平时刺激的东西此时已经不起作用,吃东西的时候心情很复杂,不清楚在咀嚼什么。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许多常见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发生率大幅度上升。特别是近期入冬以来最强寒潮正影响我国,这股“王炸级”寒潮带来大幅降温,不少小伙伴稍不注意,就受凉感冒了。相信感冒的滋味儿基本上每个人都体验过,不仅有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还会伴随着浑身酸痛、发热等。
其中有不少朋友在感染后,出现了味觉嗅觉减退的表现。正常情况下,食物中的化学成分会作用于鼻腔顶部的嗅觉感受器、舌头表面的味觉感受器,感受器随机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传入神经作用于神经中枢,最终在大脑中留下嗅觉和味觉的感觉,而这两者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味道。
2021年7月19日,在意大利皮亚琴察的一间诊室里,著名美食家Michele Crippa在帮助Martina Madaschi辨别气味。Crippa因为感染新冠肺炎失去了嗅觉。通过训练,他重新获得了一些嗅觉能力,如今他正在探索如何帮助其他人。